财大毕业生办起山寨银行 5个月吸储144万余元【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财大毕业生办起山寨银行 5个月吸储144万余元【2】

2013年01月15日16:35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是多年辛苦化成一场空?

  眼下,家门口开了家“银行”,既灵活又方便,更重要的是实惠,大家都很心动。住在“银行”旁边的颜如云把心动化成了行动。

  颜如云,原本是邻镇的姑娘,后嫁到安宜镇。近几年,两口子经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吵个不休,夫妻关系有些紧张。互助站成立前,她就担心家里的房子是公婆买的,积蓄多是丈夫打工攒下的,如果丈夫提出离婚,自己岂不是要被“净身出户”?以防万一,她在娘家私设了一个小金库,平时有些钱就交给父亲保管。

  听说镇上成立了互助站,颜如云便跟父亲商量,把私房钱全都存进去。父女俩一拍即合,当即去办了3年的存期。除了一个领导盖了大红戳子的凭证,颜父还收到一壶油和几百元“回扣”。

  存款不仅有利息,还能直接拿到现金回扣,居民们闻所未闻。见老颜捧着礼品,兴高采烈地回来,大伙儿也纷纷跑到互助站咨询。

  “把钱存到互助站,比放在银行还方便,生钱多不说,还有礼品和奖金。”这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没几天,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不仅如此,互助站内部也有规定,员工介绍存款,也有提成。内外联合,互助站“火”了。

  每天,三三两两的人来到互助站咨询、办理存、取款业务。为了能领到奖金、奖品,大伙儿的存款少则1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第三回

  巡逻民警疑窦生山寨银行露马脚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春天,颜父去世,临终前,颜父把存单交给了颜如云。颜如云没想到的是,这张存单却成了一桩刑事案件的证据。

  2012年4月下旬,颜如云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不久,突然接到了宝应警方的电话。

  “你是不是有一笔钱存在了互助站?”

  “是啊!”

  “请带好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尽快去互助站领取。”

  挂了电话,颜如云心里就有点犯怵,怀疑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但如果过期拿不回存款,她更担心。于是,她跑到互助站,这时才发现,互助站还像以前一样,门庭若市,但这次全是来领取存款的村民。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颜如云一头雾水。走近一看,互助站门口,贴着一张告示,看罢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这是一家非法金融机构,“行长”林建飞已被警方抓获。

  原来,2012年4月12日,互助站门口推出了一项“重磅”优惠信息:“新到一批高档景德镇茶具,凡存款贰万元定期一年以上,即可赠送一套(茶具)。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一些新储户看罢,心动不已。但同时,这则信息也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这天,民警巡逻,路过宝应新农村农民投资PP互助站,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对劲儿。经过暗访,民警发现,互助站没有金融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是一家非法金融机构。

  随后,民警通过进一步调查得知,林建飞在沿河集镇开设门市,以投资酒店、支付高额利息为由,大肆吸收群众存款,数额达144.52万元。这些群众全部是安宜镇居民,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

  案发后,林建飞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退还69万余元。

  于是,公安机关这才通知存款人前来领钱。由于大部分存款已被林建飞用于个人生意,以及互助站的装修、购买设备等,一时间无法全部还清。而剩余30余万元,存款人念在与林建飞有亲友等关系,办理了延期手续,同意将这些钱借给林建飞用于生意经营。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这30万元也被林建飞全部归还给存款人。

  第四回

  不当白领办银行

  半年行长三年刑

  林建飞,今年34岁,宝应县安宜镇人,现居南京。他曾就读于

  江苏某财经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一家私企上班,过了7年的白领生活,攒下了一笔积蓄。于是,他开始盘算着自己当老板,闯荡一番事业。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