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个省份陆续公布的2012经济“年报”中,人们欣喜地看到,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的省份又多了三个,它们分别是浙江、江苏和内蒙古。连同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我国已经有六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人均GDP达到或超过1万美元,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牌意义。它是我们努力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见证,也是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基础。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低收入经济体2010年的平均收入为1006至3975美元;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收入为3976至12275美元,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收入为12276美元以上。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向高收入台阶迈进。
但是,进入今年以来连续的雾霾天气让这些成绩单打了折扣。雾霾无情地揭示,环境承受了太多压力,而环境和生态代价并未进入经济统计数据。以1月29日为例,受到雾霾影响,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城市空气质量为六级,属严重污染;郑州、武汉、西安、合肥、南京、沈阳、长春等城市空气质量为五级,属重度污染。
1月28日,中国气象局首次将PM2.5作为发布霾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于次日两度发布霾黄色预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霾对呼吸系统、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呼吸系统患病率显著增加。
目前,我国有关环境污染对经济影响的量化研究尚不充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达数千人,经济损失数十亿元。而这些仅是由于PM2.5污染带来的早死导致的经济损失,并未包括患病造成的治疗损失、工作日损失、学习日损失等。可见,PM2.5污染已经给城市居民公共健康带来巨大代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能量。不难想象,今年1月份的严重雾霾污染,不仅波及范围广,而且严重程度创记录,损失会更大。
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污染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被雾霾笼罩的广大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活跃地带。这就很自然提出一个严肃话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是先发展后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抑或是只管发展而不予治理?
严重雾霾警醒中国式经济增长。在令人鼓舞的人均GDP增长数据面前,我们不应沾沾自喜,而是要多几分清醒,认清所面临的挑战。我国已经具备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冲击高收入国家门槛的基础,与此同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代价亦不能视而不见。除大气污染外,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均与百姓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罔顾污染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这样的增长是缺少质量的增长,其增长效益也必然大打折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如何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每一位决策者、企业公民和普通百姓的必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