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过境,雾霾终于散去。如果有关部门和企业推诿扯皮,迟迟拿不出实际行动,历史罕见的雾霾天气恐怕还会再次出现。石油炼化企业就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1月31日,中石化负责人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Ⅴ,但全国普遍为150ppm的欧Ⅲ,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就上不去。
成品油标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灰霾为何挥之不去。标准由谁制定呢?资料显示,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及石油产品静态计量和轻烃计量、润滑油换油指标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分析指出,该委员会人员构成中,90%来自石化系统,仅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且秘书处设在中石化。那么,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否囿于行业利益而迟迟得不到提高?
为什么北京能够推行含硫量低的汽柴油,而全国其他地方依旧停留于低标准?正如有评论指出,油品可以“特用”,空气却无法“隔离”。弥漫大半个中国的严重雾霾说明,只有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治,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即使按照较低的油品标准,也时常出现不达标的情况。2012年9月10日,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全省成品油的抽检结果,合格率仅48.8%,其中柴油的不合格率达到62.4%,主要是辛烷值、硫、甲醇、苯、洗胶质等存在问题。这些劣质成品油不仅腐蚀汽车设备,而且排放物更加复杂,污染更大。2010年,中石化一批不合格93号汽油流向河南安阳、新乡、焦作等地,引发车主不满。
我国正快速步入汽车社会,尾气排放是霾的重要成因之一。降低尾气污染,一方面有赖于汽车生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油品生产企业技术和设备升级必不可少。技术和设备设计需要资金投入,习惯于垄断获利的油品生产企业可能不会主动来做。但是,在1月份的雾霾危机之后,如果油品企业依然无所作为,就只有挨板子的份了。
优质优价,低质低价,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1998年以后,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不断调整,国内油价逐步跟国际接轨。但是,与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的油品质量却一直落后于国际标准。在反思雾霾危机的时候,这一问题凸显出来。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价格接轨了而油品质量长期被忽视?
雾霾危机面前如何转危为机,油品生产企业需要实际行动。这种行动需要向内部挖潜,而不是动辄向消费者伸手要钱。
往日财评:
人民网“十问雾霾”系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