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悬产——最大跨国财产纠纷案始末(下)【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东京悬产——最大跨国财产纠纷案始末(下)【2】

2013年08月13日09:06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东京悬产——最大跨国财产纠纷案始末(下)

赵欣伯、赵碧琰与儿子赵宗阳。

  新中国第一批律师

  1980年11月19日,在正式开庭审理林彪、江青集团主犯的前一天,新华社播发了一则重要消息,公布了即将在中国刑事第一大案中出庭辩护的十位律师名单,傅志人名列其中。

  一年前的8月,退出了中国司法舞台整整20年的律师制度正式恢复。傅志人在雅宝路一座普通居民楼里租下了一处办公室,作为北京市法律顾问处的办公地点,这个顾问处,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成立的北京市第一家律师机构。傅志人是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和法律顾问处主任。

  那时,傅志人刚刚恢复了律师身份,成为了“文革”之后的第一批律师。实际上,傅志人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职业律师,称得上中国资格最老的律师之一,他的履历几乎就是中国律师制度的一部编年史。

  1950年10月,刚满20岁的傅志人成为新中国人民法院的第一批审判员。

  1954年,傅志人进入中国政法学院干部进修班。毕业之后,恰逢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试行律师制度,傅志人开始研修律师知识,多次成为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

  然而,1957年底,尚处于筹备阶段的律师制度被彻底否定,律师机构和律师的执业活动被全部取消,傅志人也被下放到郊区去植树造林。

  1974年,傅志人才回到北京城里,没有回到梦寐以求的法院,他被派遣到月坛公园,角色依旧是一名绿化工人。直到1979年,他才重新当上了律师。

  在傅志人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一沓厚厚的资料,全部是关于赵碧琰案的。长年的律师生涯造就了傅志人细致、严谨的职业习惯。30多年过去,这些当年搜集的材料仍保存完好。

  傅志人告诉记者,在接受“四人帮”案件之前,他就已经接触到了赵碧琰财产案。那是他恢复律师身份后经手的第一个大案子。

  1979年11月,中国政府派出第一个法律工作者访问团出访日本,傅志人跻身其中。临行前,傅志人和访问团团长一起,受到了外交部的约见。这次约见谈的就是赵碧琰财产案。傅志人回忆,当时外交部要求他们尽可能利用一切关系对此案的审理进行细致调查,看看有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利用那次出访日本的机会,傅志人细阅了日本律师复印的全部庭审材料。透过厚厚的卷宗,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解决此案的关键——证据。

  “只要能证明北京的赵碧琰就是赵欣伯的妻子,这个案件就赢了。”傅志人说,“我所做的,就是找到所有的证据,并将它们连成东京法庭认可的一条证据链。”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