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中国农村青年现状:为娶媳妇急于摆脱农民身份【3】

2014年05月18日08: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农村青年现状:为娶媳妇急于摆脱农民身份

  刚起步时,濮玉滔身无分文,通过找亲友借贷,发动村民入股,积极到各部门报项目、争取资金,最终筹到17万元。2008年10月,他创建了一个占地28亩的养猪场。养猪场建成后,购买种猪、仔猪的资金迟迟没有着落。望着崭新却空荡荡的养殖场,他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资金几乎成为压倒他创业梦想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9年初尝创业时,李光还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结合所在村庄特色,他决定走农副产品加工的创业之路,当时最大的障碍便是“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缺资金、缺经验、缺眼界,在我看来,这是农村青年创业的三大门槛。”李光总结道。

  他们为何从土地出走

  由农村而城市,在许多农村青年眼中,这是张不愿逆转的单程车票。

  为何他们急于从土地出走,将父辈倚重的生活方式告别得如此决绝?

  “从观念上讲,是传统的思维方式作祟,在我们农村,父母供你读十几年书再回来种地,一定会被认为是家里白养了,在城市里立不住脚才回来的,会被别人骂‘傻子’。”刘喜书认为,农民身份长期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很多男青年为了能顺利娶上媳妇,急于摆脱农民身份。

  此外,他认为,这也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有关,“一些年轻人不去想怎么发展,而总是想怎么去打工,我以前招聘员工时,为了能让他们安心工作,特地注明待遇为底薪加股份,结果没人应聘,他们觉得不够稳妥,宁愿直接拿工资”。

  板子不能只打在年轻人身上,在李光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缺乏就业机会,赚不到钱,很多青年被迫远走他乡,打工养家”。

  “农村生活单调、枯燥,医疗、文娱设施不健全,没有电影院、KTV,看不到大千世界,无法保证生活品质,年轻人怎么能待得下去?”李微微反问。

  即使在农村工作,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愿在村里居住。“我们合作社食堂、宿舍一应俱全,条件绝对不比城里差,可就是没有年轻人住。”刘喜书感到不解。

  “目前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大,给予农村青年发展的平台还不够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年轻人离开农村寻求更好的机会。”刘喜书感慨。

上一页
(责编:孙博洋、夏晓伦)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