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願意相信這是真的。據媒體披露,號稱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竟存在著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險,第三方檢測顯示,酒鬼酒中的塑化劑含量竟然超標高達260%。目前這一場“塑化劑風波”已經波及到整個白酒行業。
隻不過,民眾眼裡的“致命危機”在產業協會那裡實在算不上什麼。11月19日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聲明稱,目前,我國白酒標准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標准限定,某些媒體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就斷言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食品安全領域的報道當然要講一定的“技術性”和專業性,白酒產品是否塑化劑超標,並不能憑空斷定。媒體報道參考的依據,是衛生部關於食品中塑化劑的標准規定,白酒算不算食品,是不是適用該規定?權威部門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僅憑中國酒業協會的聲明,自然不能打消人們的疑慮。從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來看,但凡行業協會,無論乳業還是酒業,基本都是為本行業代言說話,所以,他們單方面的“澄清”,並不具備公信力。
維護本行業利益已經成為行業協會的“專屬功能”,酒業協會在這方面表現的同樣突出。2011年6月,塑化劑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並最終成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久之后,酒業協會開始發現白酒產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卻未將相關情況公諸於眾。
白酒產品的塑化劑危機被隱瞞了17個月之久。為什麼要隱瞞?酒業協會大概也知曉塑化劑將危機人體健康,否則,在發現白酒產品中含有塑化劑成分后,酒業協會也不會聯合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開始調研。在酒鬼酒沒有爆出“塑化劑丑聞”之前,這場危機一直在暗處涌流而沒有公之於眾,酒業協會無非是擔憂,一旦將信息公開,白酒業將遭到重創。事實也証明了這場危機對白酒業的重創程度:酒鬼酒丑聞爆發,白酒板塊爆發“寒戰”,11月19日,白酒板塊大面積殺跌,市值一日蒸發328億元。
幾乎和所有食品安全危機爆發的路徑類似,白酒業陷入“塑化劑危機”后,缺乏“相關監測標准”,“沒有塑化劑監測這一項”,成為其反駁和辯解的理由。有關食品專家也確實証實了“我國目前尚未有專門針對白酒塑化劑的檢測標准,現有檢測均以衛生部規定為依據。”但是,涉及公眾身體健康的行業,萬萬不能以“監測標准缺席”來打“擦邊球”。在標准缺席的情況下,行業自律便顯得尤為重要。問題是,以現實而言,行業自律往往是靠不住的,這個時候唯有“信息公開”才能自証清白。而一場潛藏的危機如果只是“內幕”,民眾無從得知,一旦爆發后,食品行業中殘存的那一丁點兒信任,也將消失殆盡。
白酒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劑,酒業協會如今這一“普適性”的解釋其實更具“危害性”。白酒中為什麼會有塑化劑,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些信息,對公眾而言至關重要。當這些疑問尚無定論時,公眾寧願相信“壞消息”,盡可能不去消費白酒。
在這一場風波中,除了表態“基本論”的中國酒業協會能保持淡定外,其他人隻會心存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