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隨著酒鬼酒對涉及塑化劑生產線的改造完成,股價止跌企穩。這場白酒業的黑天鵝事件眼看著接近尾聲,一則網友“水晶皇”自曝送檢貴州茅台的消息又引發白酒股新一輪的震蕩。昨天網傳貴州茅台的送檢報告顯示:不含塑化劑。當即貴州茅台股價又反彈,尾盤跌幅收窄,最終收跌1.24%,報194.21元。
12月6日晚間貴州茅台發布公告稱,鑒於消費者、投資者等社會各屆對公司的關心和對 “塑化劑”事件的關注,公司特就相關問題說明如下:公司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外加物質。公司對原輔料、與酒接觸器具、在制品和產品實行全過程監控,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預警、研發和監控體系,公司所有原輔材料、與酒接觸器具和產品均符合國家標准。
2011年台灣 “塑化劑”事件發生后,公司將塑化劑指標納入了質量監控體系並嚴格監控。根據公司自查及與權威檢測機構比對結果,公司出廠產品塑化劑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監管部門限量要求。今后,本公司將在現有基礎上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對外合作、推進技術創新,更加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監控能力和水平。
茅台塑化劑含量香港送檢風波愈演愈烈。種種跡象表明,茅台送檢風波的始作俑者 “水晶皇”在質疑茅台的塑化劑含量之后,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在其中推波助瀾。網絡消息真假難辨,貴州茅台股價幾度跳水,但市場資金就在這趟 “渾水”中找到了機會,從貴州茅台的融資融券市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2月3日,也就是傳出網友將送檢貴州茅台的消息之后,貴州茅台的融券賣出量從上周五的4.78萬股暴增至15.94萬股,並隨后一路增加至5日的25.28萬股,但在融券賣出逐步增加的同時,貴州茅台融券余額卻反而減少。從周一的9050.05萬元下降為 8766.53萬元,融券余額增加,表示市場趨向賣方,反之則趨向買方。市場資金在向多方轉移。
同時,從消息爆出以來,貴州茅台的融資買入額從周一的9952.85萬元增加至5日的2.12億元,相應的融資余額也由9.85億元增至10.98億元創下新高。無論是融券還是融資數據都顯示,市場資金都在趁機大筆買入。
在塑化劑事件波及到茅台之后,公司股價已經跌幅超過10%,蒸發了近200億的市值。但融資融券數據卻顯示,在股價大跌之后,場外的做多資金顯然已經開始採取動作,貴州茅台本周4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就已將創下了2年來的新高。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