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住房公積金入市:抗風險能力弱 管理主體不清--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股票頻道滾動新聞

專家談住房公積金入市:抗風險能力弱 管理主體不清

2013年02月28日15:43    來源:國際在線    手機看新聞

  近日,國際在線記者從中國証監會了解到,有關住房公積金入市的准備工作正在細化,有望進一步推進。

  此前,中國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明確推進長期資金入市的三大措施,分別涉及保險資金、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據了解,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相關准備工作已經啟動並在細化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內部也在進行研究,証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推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修訂。

  受“三金”入市等利好拉動,昨日滬指和深成指雙上漲,滬指重返2300點。今日兩市早盤高開回落后窄幅震蕩,午后放量上攻,滬指站穩2300點關口。其中,房地產板塊漲超2%。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証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住房公積金入市並非完全為了提振股市,是保值的重要途徑,但其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需建立在市場化的管理體制之下。

  主要目的並非提振股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余額2.1萬億元,但是使用效率較低,隻用於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不利於實現住房公積金保值增值。自1991年上海率先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以來,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累積滾存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如何有價值地使用這筆資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証監會認為,住房公積金現有的利用方式不利於其保值增值,存在管理分散等問題。

  吳曉求稱,住房公積金入市並非完全為了提振股市,也是為了改善機制以及資產增值、保值的狀況。他分析稱,目前,住房公積金增值很慢,主要是銀行存款的形式,沒有任何市場化的投資渠道、投資方式。總的來說,其目的有兩方面,一是養老金、住房公積金自身需要市場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市場也需要資金去促進市場的成長和發展。

  風險承擔能力弱入市存障礙

  在機構設置上,目前在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既沒有資本金、也沒有金融牌照,在這種情況下,讓龐大的住房公積金進入市場,誰來承擔投資決策的重任?誰來負責選擇管理人?誰來進行監督?風險多大?虧了誰補?會不會最后落到繳存者頭上來承擔?這都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吳曉求稱,住房公積金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對一些金融管理公司要求比較高,對於投資的的結構也需要有一些規定。比如股票,在股息波動大的時候,就絕對不能購買了。他建議:“首先,在制度上、投資比例和類型上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哪幾類股票是可以買的,哪幾類是不能賣的﹔第二,要制定一個投資比例標准,比如藍籌股與銀行存款之間要有一個適當的比例,來平衡風險﹔第三,對管理機構的市場化聘用的機制,需要有一個考核標准,不能搞內幕交易等等。”

  吳曉求同時指出,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入市,是一個保值的重要途徑,主要的障礙在於,需要對體制進行一定的改革,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入市要建立在市場化的管理體制之下。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入市要交由誰來管理,這就需要建立一種市場化的競聘體制,要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和考評標准,因為相對而言,養老金、住房公積金承擔風險的能力還是比較弱的,這就對基金管理機構有一定的要求。

(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