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亞太主要股市全線下挫,A股也未能幸免,滬深股指雙雙低開低走。雖然題材股一度活躍上漲,帶動股指反彈,但隨后在金融、地產、有色等權重藍籌板塊跌幅加大的拖累下,股指尾盤出現跳水,失守2300點整數關口。截至收盤,滬指下挫26.73點,收於2275.67點。分析人士表示,從歷史規律來看,股指在每個整數關口都需要多頭進行板塊輪動,才能形成突破,這次也不會例外,在中小板得到充分炒作后,后市需要大盤藍籌股擔當起重任,才能引領股指進一步上行。
尾盤跳水
滬指失守2300點
昨日兩市股指雙雙低開,隨后地產股盤中拉升,帶領深市率先翻紅,而滬指始終低位震蕩,失守5日線及2300點支撐。開盤一小時后,題材板塊再度發力,滬指隨即止跌企穩,震蕩上行並在臨近中午休市時一度翻紅。午后開盤,滬指圍繞2300點展開震蕩。但隨著日本股市暴跌逾千點,A股也再度下行,滬深股指跌幅均超過1%。
盤面上看,市場繼續偏向中小盤股,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明顯超越主板指數,漲停板股票中創業板股票居多,行業指數漲幅居前的均為新興行業如電子信息、物聯網等。而權重股再次走軟,券商、銀行、有色等板塊跌幅居前。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周期股上漲空間受限,市場流動性又相對寬裕的情況下,中小盤題材概念股仍是市場資金首選目標,若能結合當前改革的大背景及經濟轉型的產業調整,那后市噴薄而出的領漲龍頭必然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之中。
最終,滬指下跌26.73點,收於2275.67點,滬市單邊成交額仍在1100億元以上﹔深成指下挫139.38點,收於9265.68點。在股指調整的同時,昨日兩市個股也迎來大面積回調,下跌個股超過1600隻,漲停非ST個股則縮減至14隻。
日股重挫逾7%
A股跟風跳水
隔夜美股在15400點關口出現強勢震蕩,美股一震蕩就給各國跟風股指帶來巨大拋壓,而美股動蕩的原因是美聯儲核心成員均發表講話稱准備退出刺激政策,雖然伯南克指出過早收緊流動性會帶來較大政策風險,但市場擔憂情緒還是非常普遍。受此影響,昨日東京日經指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143點,跌幅達7.32%,跌破15000點關口,是自2011年3月15日地震后暴跌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日經225指數期貨甚至觸發熔斷機制而暫停交易。與此同時,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亞太主要股市指數均出現調整。而這一切則直接導致A股出現調整,午后滬指跳水失守2300點整數關口。
同時,匯豐公布的中國5月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49.6,創7個月最低位,上月終值為50.4﹔其中新訂單指數亦再度跌至50下方,從上月的51.2滑落到49.5,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水准。這反映出實體經濟偏弱,整個二季度經濟增長還是偏緩的,經濟恢復還是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