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引来慢牛行情
经济复苏仍是主线
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从去年复苏至今,转型走到什么阶段?复苏势头能否持续?
汪涛:最新的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持续复苏,尽管势头较为温和,生产者价格和工业利润也开始回升。我们预计,在宽松的信贷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活动继续维持强劲态势,出口增速已企稳,而通胀压力尚不明显。随着去库存压力减轻,过去几个月工业生产的反弹应该能够支撑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明显反弹——我们估算实际GDP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回升至7.5%和9.5%。虽然2013年的经济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但为了控制宏观风险,政策调整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限制经济的上行空间。
王胜: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进一步改善,但出口信贷数据出现下滑,经济数据被市场解读为触底复苏,一部分投资者在数据幻觉中逐渐丧失警惕。但经济数据难以持续改善,12月数据难以延续同比改善趋势,经济预期难以持续向好将使周期品盈利预测难以上调,领涨的周期品面临相对估值压力。
鲍庆:2013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数字不会特别靓丽,我们认为经济增长将非常接近7.8%-8%左右。在GDP没有明显方向性趋势的时期,我们更关注2013年经济增长的节奏,而周期性因素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
周期股或中场休息
中国证券报:昨日市场高开低走,如何判断市场未来走势?
王胜:市场自2012年12月4日创出低位以来,已经上行300多点,震荡市中错过10%的行情就是策略的失误。但对于当前市场,我认为不宜追高,在震荡市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的大前提下,本轮进攻已接近尾声,不宜再追高。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市场的快速上行,乐观情绪得到释放,但风险则在逐步积累,市场的风险收益配置已经偏向风险一边。其一,固有的风险依然存在,经济数据难以持续向好,股票供给压力再起;其二,政策风险可能提前到来,房价上行和地王频现很可能成为新一轮调控的导火索;其三,救命稻草未必可靠,海外资金流入难以持久。
鲍庆:我们判断明年上证综指的核心运行为2000点至2700点。在运行趋势上,我们判断从2012年年底到2013年的A股走势将呈现“N”型三段走势,年内将出现两波上涨行情。第一波反弹主要是在经济增速短期回升和企业补库存周期带来的企业盈利改善的推动下形成,这波行情正在上演,我们认为有望持续到2013年年初。但随着通胀的温和抬升、经济增速平台的下移以及A股市场解禁和新股发行压力,反弹将宣告结束,A股市场将进入调整期。第二波反弹则是政策预期下的上涨行情。
中国证券报:周期股是本轮行情主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活动能否持续走强?
汪涛: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活动将保持强劲态势。一方面,2012年年末发改委批复了更多项目,整体信贷条件也保持宽松;另一方面,微观层面的信息显示12月房地产销售、建设活动和投资继续强劲反弹。
鲍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成熟期向工业化后期过度的经济转型阶段,美国、日本和韩国先后在上世纪度过了这一阶段。结合韩国第二阶段和日本在调整时期的行业表现,可以得出共识:在调整时期,部分消费类行业能取得正收益,周期行业将领跌股市。在慢牛时期则有如下三个共同点:一是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行业都能够取得较高收益;二是钢铁制造、运输设备、机械等传统工业涨幅相对较小;三是消费类行业在慢牛时期的表现并不突出,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王胜:本轮上涨中,投资者普遍对周期品顺势加仓,受经济与政策预期改善带动的周期品行业涨幅远远超过了消费品和成长股,大部分银行股的PB也回到了1倍以上,融资预期逐渐加强,由于经济数据难以持续向好,周期品的盈利预测不能持续上调,仅仅依靠估值提升驱动的周期品上涨也将难以为继。一旦经济同比改善的趋势结束,在紧接着的数据真空期内,周期品的持续上涨或将告一段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