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证监会核发了25家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批文。证监会表示,将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
这是本月内证监会核准的第二批企业,加上4月2日核发的30家,4月份证监会共下发了55家企业的IPO批文。证监会表示,这是根据市场情况和首发审核工作进度作出的安排。
据悉,上述25家被核准发行新股的企业,包括将在上交所登陆的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以及拟在创业板上市的浙江金科过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
对于适度加大新股供给,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这符合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的公开表态。”证监会曾在去年年末指出,将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
董登新表示,在保持每月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新股发行适时适度增加不会给二级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就市场预期而言,对新股发行节奏与股市行情冷暖相结合有一定思想准备。在上证指数从2000多点反弹至4000点以上,以及IPO“堰塞湖”依然高悬的双重背景下,新股发行提速势在必然,市场不必对新股供给加大过分担忧。
董登新指出,从去年6月以来的新股发行实践来看,监管层的做法实现了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平衡,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牛市来之不易,既给投资者带来了回报,也有利于更好发挥股市融资功能及推进注册制改革。
“新股供给增加是顺势而为,供应大幅增加将有效改变供求关系,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平衡。”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此前每月新股发行数量明显供不应求,目前增加新股供给的条件已经成熟,投资者可选择的标的增多,其中一些存在估值泡沫的股票或存在下调风险。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