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 徐和誼:
中國汽車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國自主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光靠價格競爭,短期內可能還有一定市場,但整個產業、企業都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白朝陽 李鳳桃|十八大現場報道
過去10年,中國汽車產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然而,中國汽車產銷迅猛增長的“大好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發展中的問題: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組織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調整相對滯后,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優勢不明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與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強國相比,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與國際汽車業之間還存在不小差距。
十八大代表、北汽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五位一體”的概念,把建設生態文明放在了突出位置,作為一個汽車制造企業,有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肩上的擔子也很重。
中國汽車產業存三大怪象
《中國經濟周刊》:如何認識汽車產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徐和誼: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存在三大怪象:一是有大企業但沒有大品牌。中國的前五大汽車集團都是大企業,如果單從產銷量上講,都已是世界級企業。但是,這幾大集團,除長安以外,合資品牌銷量佔了一半以上,特別是上汽合資品牌銷量佔了95%以上。這些大企業還沒有培育出一個世界級的大品牌。
二是有大制造卻沒有大研發。中國的汽車廠大多數是近20年來建成的,一些老廠也大多進行了技術改造,單從設備的先進程度和生產規模來講,與國外汽車強國相比並不遜色,但是我們的工廠大多是以制造為主的企業,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與國外巨頭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
三是有大引進卻沒有大出口。中國汽車產業對國外汽車產業的引進是全方位的,從品牌、產品、技術到資金、人才,中國都向世界敞開大門,全球幾乎所有的汽車主流品牌,都已在中國投資建廠。中國通過大規模合資合作,為世界汽車產業提供最大市場的同時,也使自己的汽車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我們的汽車工業是“隻進不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無力佔據海外市場。2011年,中國汽車出口隻有80萬輛,隻佔全部產量的4%。
《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普遍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深層原因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你認為中國汽車企業應當如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徐和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就要堅持技術立本,堅持自主創新,善於利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資源,從戰略策劃、產品企業化到全價值鏈打造自主品牌的創新體系,形成中國汽車的自主創新能力。
具體說來,首先,國家要有清晰的技術發展戰略。當前,國家應圍繞掌握整車和動力總成的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組織產、學、研的相關力量,形成分工明確、相互關聯的三級技術創新體系。其次,企業要採取集成創新、開放創新的手段,建立強大的自主研發體系。第三,自主創新離不開合資合作,深化合資合作有利於自主創新。第四,要促進與汽車關聯產業的技術合作,實現同步發展。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不能光靠價格競爭
《中國經濟周刊》:有人說未來,在相互競爭和與國外品牌的競爭中,大部分中國自主品牌難以存活,會被市場淘汰,你怎麼看?
徐和誼:做自主品牌的道路不會順利,但我們要有信心做好自主品牌。汽車產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反映了一個國家制造業的綜合水平。從中國真正進入汽車社會,能夠擁有自主品牌的車,也就10年的事情。中國汽車工業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就是國際化的市場,自主品牌要面對面地和國際品牌競爭。中國汽車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國自主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光靠價格競爭,短期內可能還有一定市場,但整個產業、企業都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國經濟周刊》:北汽在迎接這場激烈的“淘汰賽”前,都做了哪些准備?
徐和誼:北汽發展自主品牌,走的是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多重創新之路。為打造自主品牌乘用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北汽集團整合了北京市產業界和金融界的優勢資源,成立了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北汽集團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的發展平台和投融資平台。秉承“開放創新、集成發展、掌握核心、保持領先”的研發理念,堅持高舉高打,通過收購薩博的技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起點打造具有國際水准的高端化自主品牌。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汽車產業應如何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徐和誼: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從高速增長進入平穩增長期。平穩發展既是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各方都應當充分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大力推進汽車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首先,地方政府應盡快改進和完善對汽車企業的業績考核體系,走出片面追求產能增長的誤區,支持企業轉變發展思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快汽車產業布局調整,堅持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和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國內市場消費,優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汽車產品節能、環保、安全技術水平,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促進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