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2月6日電 (記者 彭亮)“我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管理會計實踐最熱的一個地點。”近日,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湯谷良在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主辦的CMA論壇上表示。湯谷良以國資委為例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國資委在推進企業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導入了管理會計。”
湯谷良所例舉的國資委的舉動,指的是2012年3月國資委提出的“用2年時間在中央企業全面開展”的管理提升活動。
“當然,(這一活動中的)管理會計應用主要是從控制和績效評價角度進行。”湯谷良說,“在績效評價方面,國資委做的實踐可以說是一直持續的。如何評價企業的業績?在三四年前,應該說主導的是兩類指標:一個是財務指標、一個是非財務指標。財務指標最重要的就是淨資產收益率和年度利潤總額,當然還有非財務指標,比如說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技術研發,這些東西應該說是標准的KPI導向,這個導向會促進國有企業的價值,包括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
“中國企業有中國企業獨特的情景,特別是央企,包括企業文化、企業領導人的文化。”湯谷良說,“我們不能完全是中國特色,但一定要根據這特色做我們的制度創新,或者全面的、有節奏的、抓重點的推進中國的管理會計,來提升企業的價值。”
湯谷良以自己的研究結果和具體案例,擴展闡述了他的觀點。
湯谷良認為,CFO要從財務會計當中抽出更多時間搞管理會計,大力推行管理會計。真正為公司創造價值,真正彰顯自己的職業技能,提高整個財會團隊的學習能力,並將管理會計的理念滲透到企業當中去。
湯谷良表示,他的一篇以訪談和大樣板數據為方法、以央企為研究對象的中國管理會計問題的文章結論表明:對於央企來說,“CEO有影響,但是他沒有CFO影響那麼大”,因為“CFO的政治地位,包括他的專業、學位這些東西,會影響到國資委的評價”。
依湯谷良的研究結論而言,管理會計在中國,既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也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國資委在管理會計的導入當中,2010年開始,全面導入EVA經濟增加值。財務學當中的資本成本非常復雜,國資委只是簡單的提5.5或者4%。”湯谷良說,“我在南京跟國資委的人交流時,聽說已經提高到了6%,權重繼續加大,全面推動了央企EVA的評價。EVA這種價值理念,應該說在我們央企實現了‘認知度’,但是還會有很多問題。我們做了很多調查,這些央企總部怎麼看待EVA?還有,他們怎麼把EVA傳遞到下面的子公司或孫公司?得到的結果是,跟國資委的預期還有距離,遇到了央企的抵制。當然,這其中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