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又到了網友“晒收入,晒獎金”的時候了。在網上流傳著一份調查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這次倒不是工資,說的倒是某種“隱性福利”——住房公積金。細心的網友發現,公積金的繳存數額存在很大的差別,最高與最低之間的比例,超過了30倍。
住房公積金最高9000最低240 相差30倍之多
無論是國家機關員工,還是企事業單位職工,都認為自己的公積金並不算多,他們的矛頭都指向了某些壟斷行業:比如說,銀行,電力,煙草等等。銀行被認為是最牛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公積金最高達到了9000元。算上銀行自身補貼的9000元,光公積金銀行工作人員一個月就可能繳存1萬8。這讓無數低福利網友情何以堪啊。
而在北京某家事業單位的王女士公積金卻隻有240元。這家事業單位同時存在兩種編制的員工。王女士屬於非事業編制,她每月繳存的公積金僅有240元,基本上離北京市最低公積金繳存標准不遠了。
公積金的繳存數額最高與最低之間的比例,超過了30倍。詳細
公積金繳存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
行業差距懸殊。比如,在內蒙古烏海,神華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職工月繳存額最高為5625元,工行烏海市分行的職工月繳存總額最高是2712元,而當地公交公司職工月繳存額每人僅為100元。
然而在銀行、電力、電信、煙草等壟斷行業,每月公積金竟可以達到萬元左右,高出普通企業數十倍之多,並且同一企業裡也按照級別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而在另一些單位裡,或者干脆拒絕執行這項政策,或者隻按照員工基本工資繳納公積金,變相地規避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其結果隻能是,越是不愁房子的高收入群體,獲得的公積金越高,有的干脆用公積金買了二套房﹔越是飽受買房壓力的低收入群體,公積金反倒越是低得可憐,隻能去租房。呈現損不足而補有余的現象。詳細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