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FP供圖
“現在小一點的石化項目都不用地方發改委審批,報備就可以,所以去年小的產能還在不斷增長。最近發改委和工信部老催著我們要兼並重組、防止產能進一步過剩的計劃,都快忙死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一位工作人員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盡管相關部委已經明確下達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但執行的情況並不樂觀,我國高耗能行業投資還在不斷加快,產能過剩的風險仍在累積。
去產能化正在高調推進。從近期多方動向來看,提高行業准入門檻,提高環保、安全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標准,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引導性投資拉動需求等將成為壓縮落后產能的主要舉措。
頑疾
高耗能投資不降反升
雖然宏觀經濟已經初步企穩,但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況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多個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在進一步顯現。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下達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與2011年相比,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新增鉛蓄電池行業、焦炭、鐵合金、銅冶煉、鉛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12個行業任務有所增加。
以水泥行業為例,工信部發布的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共涉及2579家企業,其中水泥企業有1053家,佔40.8%,水泥行業的淘汰力度也與年俱增,2010年為10727.7萬噸,2011年為15285.7萬噸,2012年則多達27477萬噸。
“我們調研發現,多數水泥企業對淘汰名單並不感冒。原因有二:一是年年歲歲花相似,不少企業的身影經常出現其中,要不已經淘汰,要不難以淘汰﹔二是春風吹又生,淘汰似乎進入貓與老鼠的循環游戲,風聲大便停工,風聲過又開工。”卓創資訊分析師盧寧說。
盧寧說,按照要求,立窯水泥和3米以下的水泥磨機都要淘汰,但在山東日照,很多這樣的小企業還在生產。這一方面是因為地方為了稅收增長,不願意淘汰這些小企業﹔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小企業沒有資金實力重新上符合要求的生產線。雖然用這些落后設備產出的產品質量不好,但是生產成本要低很多,如果新上一個日產5000噸的新生產線,要3至5億元資金,小企業沒有實力,就隻能外購水泥熟料,這就會拉高生產成本。
“其實不只是山東日照,基本上每個省都有這種情況,比較普遍。”盧寧說。
“高耗能行業投資正在不斷加快。”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徐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2年高耗能投資延續了2011年年初以來的加速增長態勢,1月至10月累計同比增長21.7%,較上年同期加快3.4個百分點,盡管6月份后出現放緩,但仍高於全部投資增速。
徐策說,在經濟放緩背景下,各地為確保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甚至個別地區希望“彎道超車”,對高耗能投資的審批或有所放鬆。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產業屬於高耗能行業。
據測算“十二五”期間,西安市渭北工業區等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共需建設用地50多萬畝,而目前每年建設用地計劃隻有4萬畝左右,用地指標缺口非常大。很多新興工業項目對土地資源的“粗放利用”依然時有發生,很多工業項目“圈地”色彩很明顯。
對策
去產能化迫在眉睫
據行業人士分析,上述現象主要是由政府、企業對利益尋租造成的。當淘汰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傳統戲碼,行業變得麻木也是習慣使然。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多個行業已經開始出現產能大量過剩,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產能過剩將成為2013年困擾這些行業發展的主要風險之一。
以機械工業為例,2012年以來,機械工業增加值、總產值、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產品產量、固定資產投資6大主要經濟指標均呈下滑態勢,與此同時,行業形勢分化加大,經濟運行困難加大“產能的過度擴張是最大的風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說“事實上,除技術尚未過關、至今仍然未能實現國產化的少數高端裝備外,大多數機械產品當前都面臨供過於求、惡性競爭的煎熬。”
鋼鐵行業也被“產能過剩”這一痼疾困擾。據中鋼協最新統計顯示,2012年1月至11月鋼鐵全行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5946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黑色冶煉及壓延業投資額4556億元,投資總額創歷史新高,預計行業新增鋼鐵產能5000多萬噸。
“產能過剩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其原因首先在於經濟增長的慣性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長期性。”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從宏觀經濟背景看,近些年的經濟狀況也不利於產能過剩的調整。“保增長”目標的實際優先更使得“調結構”的任務變得復雜化。實際運行中,短期的“保增長”總會壓倒長期的“調結構”。
胡遲表示,據2012年的調查統計,目前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分別是:鋼鐵21%,汽車12%,水泥28%,電解鋁35%,不鏽鋼60%,農藥60%,光伏95%,玻璃93%。因此,能否有效壓縮過剩產能事關“十二五”規劃中結構調整。
合力
多部委推兼並重組
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兼並重組淘汰落后產能。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組書記黃群慧表示,以優化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協調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治理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一項重要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總的原則是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要加強對各個產能過剩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
隨后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條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條就是鼓勵企業兼並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年度工作會議要求,2013年將繼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此將“著力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工信部明確表示,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和有效措施,消化一批產能、轉移一批產能、整合一批產能、淘汰一批產能。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3年要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的兼並重組,發布實施重點行業兼並重組指導意見。
2013年1月8日,電監會工信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力節能減排監管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稱要及時對列入年度公告名單中的落后生產線下達停限電通知書。供電企業應當嚴格執行政府及其授權部門依法作出的停限電決定,按照要求對相關企業實行停限電。
另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証監會等九部委正在醞釀相關政策,著力推進鋼鐵、汽車、水泥、機械制造、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等八大重點行業兼並重組。據悉,下一步,國家還將為推進兼並重組制定出台更多財稅、金融和產業政策。
業內人士指出,多年來,中央和地方一直強調防止產能過剩,這次更強調,主要是這一輪產能過剩涉及的行業面更廣、過剩程度更高。從近期一些產業動向來看,提高行業准入門檻,提高環保、安全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標准,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引導性投資拉動需求等將成為壓縮落后產能的主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