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灰色產業鏈:整體打包營銷費用約每年3萬元--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宏觀

微信灰色產業鏈:整體打包營銷費用約每年3萬元

任忠君 高亮

2013年01月17日14:51    來源:華龍網    手機看新聞

  2011年1月21日,騰訊推出的手機聊天軟件微信正式上線。

  2012年8月18日,微信公眾平台面市。

  2012年9月17日,騰訊發布數據稱微信注冊用戶已超過2億。

  微信公眾平台,游戲規則是任何微信賬號隻要具有1000個以上粉絲,就能申請成為認証公眾賬號,並可通過認証權限,自行向粉絲推送自己編制的微信內容。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微信賬號,在擁有1000個以上粉絲之后,都有機會成為廣告發送平台,並通過發送各式推廣信息獲利。於是,一條圍繞微信加粉的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而你的手機流量或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

  “微信營銷時代已經來臨,隻要花費極少的價錢,就能坐擁海量真實粉絲。”已成為數百家從事微信加粉業務商家的共同宣傳語。

  跟微博粉絲類似,微信粉絲也可以購買,市場行情究竟如何?帶著這一疑問,商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30元可買500個“死粉”

  商報記者登錄國內某知名購物網站,輸入“微信粉絲”關鍵詞,發現僅僅在該網站上就有139個店家在從事“微信加粉”業務。

  “按照微信公眾平台制定的規則,要申請認証公眾賬號至少需要1000名粉絲,然而很多機構和公司,初期很難快速積累起那麼多粉絲,隻要購買了我們的 微信粉絲 業務,就能省去前期粉絲積累的麻煩,直接獲得公眾微信認証。”該網站“小慧專業加粉”店鋪中李姓工作人員日前告訴商報記者,截至發稿前,其店內“30元購買500個微信粉絲”業務的累計成交量已經達到45862單。

  商報記者梳理這些店鋪的產品信息發現,微信粉絲目前的市場平均價格在每個6分錢左右,但大多數商家都採取打包銷售的方式,500個粉絲起售,一家名為“微信營銷加粉”的店鋪,其“30元購買500個微信粉絲”業務成交量已經達到了26萬單。

  “這些都是 被動粉 ,也就是俗稱的 死粉 ,他們的背后並非真實的活躍用戶,只是為了讓你能快速踏進認証公眾賬號的門檻而已。”該店客服告訴商報記者。

  而據商報記者粗略估算,該網站上139個店家的微信粉絲總成交量,已然在百萬單以上。

  虛擬定位日增上萬粉絲

  如果說通過購買“死粉”,能夠幫助你成為認証公眾賬號的話,那麼,在這條灰色產業鏈上,真正“有技術含量”的環節,則在當你成為認証公眾賬號后,如何獲取大量的真實粉絲,並向其發送各種推廣信息。

  “我們自主開發了一套系統,可以不停地更換你的手機位置,不停向不同的人打招呼,並以此獲取真實的粉絲關注。”一家名為“創世新維”的微信營銷公司工作人員告訴商報記者,此系統的開發是基於微信具有“附近的人”的功能。“比如你在A地點,隻要啟動該功能,微信就會自動對你手機所在的位置進行定位,並自動搜索在你附近的微信用戶,一般的用戶都會通過這一功能添加微信好友。”他表示。

  而此系統的核心功能則是,可以對微信用戶進行虛擬定位,通過不斷地更換用戶的位置,不停地搜索不同地方的微信用戶,從而獲取粉絲關注。

  “簡單來講,比如你微信號的實際位置是A,我們可以通過該系統把位置虛擬到B,再通過搜索B附近的微信用戶,獲取粉絲,然后再幫你移動一段距離,如此重復進行。”他說,“按照該系統的運行速率,每2秒鐘就可以搜索到附近100個人,一天下來,獲取上萬的真實微信粉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此外,該系統還能自動幫你過濾掉重復搜索到的附近用戶,其使用價格為3000元一年。

  打包操作一年3.6萬元

  其實,類似“創世新維”這樣基於單一技術提升“活粉”數量的商家並非主流。更多微信營銷機構會建議你購買“微信營銷整體打包”的業務。

  “從初期的通過認証,到粉絲數量提升,再到推廣信息的發送,以及跟粉絲間進行互動,你可以整體打包給我們公司做,一年之后,我們能保証你擁有5萬以上的絕對活躍粉絲。”廣州亞美微信推廣傳播有限公司招商部經理宋玄濤告訴商報記者,這個服務的標價為36000元一年。

  商報記者陸續接觸了包括“極光微信營銷”、“五星微信營銷”等在內的6家微信營銷機構后發現,幾乎所有機構都向記者推銷類似的整體打包業務,且每年收費都在30000元左右。

  “按目前的行情,如果委托我們進行公眾賬號認証,收費在200元左右﹔修改認証資料或者解封被查封的微信賬號,費用在100元左右﹔增加1萬個真實微信粉絲價格在1萬元左右,算起來還不如整體打包給我們劃算。”鄭州一家名為“微信營銷”的機構工作人員告訴商報記者。

  縱深

  方式簡單粗暴 將掣肘微信平台成長

  當加粉成為一種賺錢手段時,不少微信用戶不免成為受害者。

  “就在最近兩個月,我的手機微信上頻頻有陌生人跟我打招呼,加為好友之后,就會不停地給我發送大量的商品推廣信息,手機每個月100兆的套餐流量沒幾天就消耗完了,無奈之下,我隻能暫時關閉了微信的推送功能。”北京鳳凰聯動出版公司媒介公關宋欣穎告訴商報記者。

  而商報記者隨即詢問了周圍10名微信用戶發現,所有人在過去兩個月都收到過類似的垃圾微信。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肖明超分析稱,微信平台作為新生事物,商業規則尚未完全建立,在一個尚不健全的平台和工具上過多地嫁接一些商業模式,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用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收到垃圾信息,並在這個過程中耗費掉大量的手機流量。”他說,“目前微信營銷呈現出來的這種簡單和粗暴的方式,必將在未來掣肘微信作為一個 推廣平台 的成長。”

  “從市場層面看,企業需要一個網上的推廣平台,並且能夠針對細分市場進行產品推廣,而微信的營銷模式能夠滿足這一點,從這個角度講,微信這個平台本身沒有問題。”中科院客座研究員劉鋒告訴商報記者,問題就在於,平台開放的背后伴隨了太多急切的涌入者,一旦一些商家或機構通過不斷地騷擾用戶提升粉絲數量,即便最終目的達成,但也會讓消費者日漸失去對微信這個平台的信心和興趣。“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趨勢

  線上對線下 或成微信營銷未來之路

  “有第三方運營公司利用微信公眾平台嫁接一些商業模式,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這樣的市場需求。”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肖明超表示,“作為一個新生平台,很多企業認為可通過該平台和消費者互動、溝通,說明各方都對這個平台很看好。”

  “一個共識是,社交網絡平台必將成為未來產品推廣的重要 陣地 ,但與微博營銷相比,微信營銷尚存先天缺陷。”劉鋒坦言,“因為微博的信息是流通的,用戶可以看到信息流,但微信則必須是以好友為承載進行信息傳播,就這點而言,微信的這種模式會對用戶體驗產生不良的影響。”

  “微信目前是提供了一種精准營銷的平台,這種精准化特性,決定了其具備很好的市場前景。”肖明超認為,微信嫁接商業模式的道路上,應該更多地關注O2O(線上對線下)模式,利用平台改變過去和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先通過平台實現跟用戶的點對點溝通,再將用戶體驗轉移到線下消費市場,並通過后續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唯有如此,或許才能徹底解決目前很多商家單純為了提升粉絲數量的種種行為,也才能讓這些提供微信粉絲的灰色機構失去孕育的土壤。”(任忠君 高亮)

(責任編輯:孫博洋、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