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前一輪以外需為引擎的高增長和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后,在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和國內原有經濟增長方式遭遇瓶頸的背景下,不少人對中國經濟的前景預期日趨悲觀。由於職業的原因,筆者長期來一直跟蹤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在綜合評估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劣勢、機遇與風險之后,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長期存在,經濟增速仍將維持一個相對較高的速度。在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不高和特殊的結構性估值差異下,國內股市不存在系統性的投資風險,而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卻已經凸顯。
雄厚政府財力支撐轉型
我國經濟發展將依然有一個穩定良好的內部社會環境,而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政府手中掌控著世界上其他國家政府所不具有的雄厚經濟資源和其他資源,這將為我國政府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財政支持。我們的財政收入(含土地出讓金)已從2004年的不到4萬億元(約佔GDP的20%)增長到2010年的11萬億元(約佔GDP的28%),如果把全部國企的利潤約2萬億元也加上,則我國政府控制的經濟資源更多。而2010年美國的財政收入為2.1萬億美元,其佔GDP的比例從2004年的16%下降到2010年的15%。另外,人們擔心的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和社會保障體系問題,近來也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繼2009年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基本持平后,2010年增長率超越城鎮居民4個百分點。我們的社會保障覆蓋情況也大幅改善,基本養老人口比重由1989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18%,基本醫療保險人口比重由1997年的2%上升到2009年的17%。
可以預見,2011年我國財政支出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比重還將顯著增加,如保障性住房、教育衛生醫療、農村水利建設等,同時,還將提高貧困人口標准和最低工資線等。而這些舉措確實有其強大的財力支持,如中國的國債余額佔GDP之比隻有20%左右,而美國已達90%,日本達到200%,說明中國未來財政的騰挪空間還很大。
房產調控不算晚 通脹治理莫悲觀
房地產的有效調控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和拓延發展周期的必要條件。客觀地說,這一輪政府嚴厲的房調是有遠見的行為。目前房產市值初步估算約在95萬億元,佔我國居民家庭財富的比例在50%以上。由於房地產對我國社會和經濟各個領域存在廣泛的輻射力,如果再任由房價一路飆升,必將形成巨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其對我國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破壞力不可簡單估量。目前中國政府對房地產從增加供給和抑制需求兩個方面採取強有力的調控,不僅能讓房價平穩、讓銀行減少風險,而且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又讓投資增速平穩。
目前市場對我國通脹形勢的預期過度悲觀。要准確地預測通脹走勢與要准確地預測股市走勢一樣,從理論上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為這兩者都屬於人的預期和參與會影響和改變結果的事情,切忌單向線性地思考通脹問題。通貨膨脹是個貨幣現象,這一輪通脹和我國央行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實施的寬鬆的貨幣政策有一定關系。但通脹的具體成因是復雜的,我比較認可市場上有些研究機構提出的“成本推動說”。
成本推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我國低端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二是輸入性的大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但對這兩個因素的中長期趨勢作過分悲觀的預期恐怕是站不住腳的。從我國經濟的長期變化和發展趨勢看,供給出現短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對於低端勞動力價格上漲因素而引發的適度通脹,本身就是收入結構變化引起的,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張五常說得好,“看到農產品價格上升,我們應該是高興的。在目前的中國,某種程度的通脹對農民實質收入的增長會高於城市的居民,從而加速收窄這兩者的差距。”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升對國內消費的拉動是最具邊際效應的。
內需引擎再啟: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內需為引擎的新一輪經濟周期已初露端倪。近年來,城鎮化的深入、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居民收入的提高及結構優化等,都在有力並將繼續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假設我國實際GDP年增長率7.5%,通脹率為2%,人民幣名義匯率年升值1%,人口淨增長率為3%。,那麼到2016年,我國的人均GDP將接近8000美元。人均GDP8000美元的中國將在經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發生深刻的變化。
內需是這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要准確前瞻地分析我國內需的擴張,需從多方面考量,如國內消費的增長、以國內消費為導向的投資以及與這兩者相關的進口。從2009年開始,我國一般貿易進口增速開始持續超越一般貿易出口增速,而一般貿易進口主要是為了國內消費及國內投資而進行的。2010年,我國房產的銷售額為5.25萬億,汽車為1.92萬億,家電為1.04萬億,三者合計達8.21萬億,佔GDP的比例高達20.6%。這三項合計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別為4.7萬億、4.4萬億和6.6萬億,佔GDP的比例分別為18%、14%和19%。從房產、汽車和家電的強勁增長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內消費增長的巨大潛力。從長遠看,盡管上述三項消費很難呈現持續高增長的勢頭,但國內消費和服務增長亮點的不斷涌現將是一個很難逆轉的大趨勢。
綜上所述,投資A股的社會與經濟大背景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因素,目前及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經濟雖然會出現諸多問題,但隨城市化的推進、貧富差距趨於收斂對消費的拉動十分明顯,較快增長的中國經濟將在成長中不斷化解隱患。
低估值高成長優質企業將帶來豐厚回報
從總體估值水平和不同板塊的估值結構看,A股不存在大的系統性風險。盡管中短期流動性存在收緊的預期,長期看我國的貨幣供應量也很難再現以往的高增速,但任何資產的供求都能在一個合理的價格上達成均衡。通過全部A股PE的倒數和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和5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目前A股隱含的收益率是相對有吸引力的。
優質股票被低估的周期將越來越短。在社會財富基數已今非昔比的今天,在國內投資渠道依然十分狹窄的背景下,優質股票固有的投資屬性將日漸彰顯。優質股票將和前十年的房產一樣作為國民財富的倉庫,其價格被大幅低估的時間周期將越來越短。
投資同時具備靜態低估和成長超預期這兩個條件的公司將獲取超額收益,上佳的投資機會出現在“點”上而不在“面”上。在2001年啟動的以外需為引擎的經濟周期中,那些在當時盈利高速增長的優質企業,由於一開始市場對其未有成長或高成長預期,其估值水平是相當低的,投資於這些企業的投資者獲取了遠遠超越指數的回報。如果我們認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已經悄然啟動,而市場對此尚未有充分預期,那我們是否在現在就應該布局那些直接或間接受益於強勁內需增長、有核心競爭力而靜態估值又很低的優質企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