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0個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發布,共分7個部分26條,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准、四至不清等問題﹔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長遠生計有保障等。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摘要
努力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發展要求,引導農戶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採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加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制定專門計劃,對符合條件的中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務農創業給予補助和貸款支持。
解讀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一方面,我國農業農村形勢確實很好,但同時,農業農村還存在許多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
一號文件提出了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在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就業的背景下,提出創新農業經營組織問題,強調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各地反應很必要。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使農村生產關系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把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特長發揮出來。
農業經營主體以家庭經營為基礎
摘要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抓緊研究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的具體實現形式,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農田基本建設,鼓勵農民採取互利互換方式,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問題。土地流轉不得搞強迫命令,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范、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發展農民合作社,切實提高引領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鼓勵農民興辦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
解讀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縱觀世界各國農業生產經營,沒有不以農戶為主的。農業搞得再好也還是以農民家庭為主,隻不過規模大小有差異。輕易地否定農戶經營制度,我們是不贊成的。
從農業經營主體來說,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這一點不能動搖。一些人認為家庭經營是落后的,規模小,不能實現現代化。但迄今為止,沒看到哪個國家農業不以家庭經營為基礎。農業經營規模是由國情、資源稟賦決定的,是不是以家庭為經營主體,是由農業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古今中外,農業不以家庭為主而搞得好的,還沒有看到。
當然,隨著科技進步、農業發展,在有些領域,如設施農業,用公司、企業化經營的形式也許有優勢。但按照工業化的生產,必須有工業化的條件——必須可以精確監控、標准化生產、對勞力付出也可以標准化計量,大田生產還是要靠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