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世界糧食的產量不容樂觀:美國出現大面積干旱,糧食減產﹔在埃及,玉米漲價48%,食用油價格上漲約37%,海地等國出現了糧食短缺造成的暴動……很多國家都在一場糧食“災難”的邊緣。
與此同時,國際巨頭的炒作行為引起人們關注。2012年高盛把客戶資金投資於小麥、玉米以及咖啡和糖等“軟大宗商品”,獲利4億多美元。而中國糧食進口量屢創歷史新高的現象也引發市場擔憂。
■ 本期嘉賓:
李國祥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馬文峰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
孫光梅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
張 瓊 生意社農副分社資深分析師
話題一
進口量緣何增加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糧食(包括谷物、大豆等)進口量總計8025萬噸,進口額421.4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25%。以2012年中國全年糧食產量約5.9億噸來計算,進口量佔糧食總產量的比重接近14%。國內糧食進口量上升使得市場對糧食安全擔憂上升。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推動了國內糧食進口量的大幅上升呢?
馬文峰:2012年我國糧食進口量增加並不是因為供求關系緊張,而是企業行為、市場行為造成的,以大米為例,去年全球稻米價格指數處於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較低水平,國際市場大米價格不振為我國企業擴大大米進口提供了契機。國內外大米價差增大導致企業進口意願增強。而且,進口增量為價格低廉的碎米和普通白米,主要用於加工米粉、方便食品和釀酒等工業用途而不是用於口糧。
孫光梅:中國糧食供需之間短期內基本不存在結構性的短缺,相對充足。由於現在種植條件、農藥、化肥技術等都比以前成熟得多,對抗干旱、災害天氣也有了更多經驗,政策方面還能保証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所以產量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是增長放緩。
目前,我國三大主糧小麥、玉米和水稻進口增幅的急劇擴大確實令人擔憂。在2012年我國進口的2187萬噸谷物和薯類中,玉米進口量達521萬噸,增幅為197%﹔小麥進口368.86萬噸,增長195.37%﹔大米進口232萬噸,增長305%。
大米進口大幅增加是因為價格差。去年1月至10月,越南米到港均價為3162元/噸,而國內廣州晚?米均價則為4086元/噸,國內米比越南米每噸高出924元。因為國際糧價較低,國家正好利用這一機會進行收儲,平抑國內價格。而玉米進口增加是由於需求缺口,但缺口並不大。玉米的進口量並沒有突破進口關稅配額的限制,其進口配額是720萬噸,實際進口量則為500萬噸左右。
李國祥:糧食進口量大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結構上的“緊平衡”問題,結構性缺口比較明顯,稻谷等口糧安全,但是大豆、玉米缺口較大﹔二是某些品種國際價格低,國家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收儲,調節糧價。
谷物進口的增加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以穩定物價,但這只是臨時性的舉措。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玉米是近年來需求增長最快的品種,新增需求主要來自於飼料。如今,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肉禽蛋奶消費量增多,根據肉類與糧食的轉化比例,每生產一斤肉禽蛋奶,就需要幾斤甚至十幾斤的糧食,由此造成了飼料供應緊張,進而導致玉米需求增加。中國百姓食品消費的結構性變化,對大豆、玉米需求上升,但是國內農業受制於土地、淡水資源,這就是中國擴大進口的推動力。
張瓊:我們一般說的主糧包括玉米、小麥、稻谷、大豆。事實上,中國農產品供應的結構性不均衡是存在的。
為了防止糧油棉爭地的局面,2004年開始,我國糧油播種面積呈現出“此長彼消”的格局。糧食播種面積持續增加,而油料(包括大豆、油菜籽等)面積持續減少,這意味著糧食生產的擴大是以油料生產的縮小為代價的。所以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年裡,國家是採取了一種“棄油保糧”的戰略。
而另一方面,中國放開了大豆產品的進口,自此之后,油料進口逐年上升,目前我國大豆的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了80%。行業內的通俗說法就是:“全軍覆沒。”這種結構性短缺是由於土地過少,為了保証口糧,不得不犧牲部分品種。
話題二
是否會影響國際市場
2012年,中國在全球糧食市場的大量採購特別是玉米以及大米,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國本國糧食安全以及對全球大米價格波動的諸多擔憂。不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中國所進口的260萬噸,僅佔全部大米交易量的7%,中國對全球大米市場的影響有限。因此,對於中國糧食進口影響國際市場的擔心是“杞人憂天”,亦或者是一種短期炒作?
張瓊:影響全球糧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極端氣候、生物燃料產業發展,特別是金融投機和炒作等因素,也會給全球糧食安全不斷帶來新的挑戰。
美國金融機構插手農產品市場已不是新鮮事,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巴克萊銀行等金融機構充當了為美國農產品止損的推手角色。而國際金融資本的介入使得糧食市場的“抗跌”屬性正在逐步減弱,這種資本投機對於糧食危機的擴大起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近年來一波又一波的糧食恐慌。
國內農產品期貨也是上躥下跳。生意社監測顯示,2012年農產品期、現貨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波動幅度過大。以豆粕為例,年最大漲幅已經超過60%,玉米、小麥也都接近20%。除了因大豆對外依存度過高之外,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金融資本的炒作推動是脫離不了干系的。
國內糧食企業要保証自主定價能力,不要全盤根據期貨定價,尤其大豆加工企業,國內期貨價格是跟著外盤走,如果現貨價格跟著期貨價格走,那麼就相當於從原材料到下游都已經被美國控制了。
馬文峰:中國在糧食市場沒有定價權,國際市場對中國市場的影響要大大超過中國市場對國際的影響。
美國、法國是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即便拉美地區的產糧大國,糧食貿易也多被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等跨國糧商壟斷,亞洲市場還有日本丸紅株式會社這樣的財團加入競爭。
國際糧食市場的定價機制與期貨市場息息相關,報價都是在期貨價格基礎上進行升貼水,中國期貨市場卻還未開放,中國企業在國際期貨市場都是客場作戰。2012年美國農業部先高估當地干旱對產量影響,再逐步向下調整,國際大豆期貨價格也坐起了過山車,不少中國企業在豆價高位時進口,到生產時大豆產品價格已經隨著豆價全線回落,蒙受了巨額損失。
中國糧食企業無論在現貨還是期貨市場都不具有優勢。
李國祥:看待糧食安全的問題應當有所分層,一層是國際糧食安全﹔一層是國家糧食安全﹔一層是家庭糧食安全。
國際糧食安全方面,並不存在中國大量進口對國際糧食市場造成威脅的說法。2012年,國際市場上糧價的波動主要是由於美國在抗擊干旱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消極態度。中國的進口主要集中在2012年上半年,並且都是在國際糧價處於低位之時,只是利用國際糧價較低而增加儲備。
而中國適量增加大米進口非但不會引發國際糧食安全問題,更能穩定國際糧價,國際糧價受到中國需求支撐,為國際大米供給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而當國際糧價漲幅較大時,中國進口數量會相應減少,也有平抑價格的作用。
中國糧食市場與國際糧食市場有依存關系,某些品種的高度依賴也不是問題,因為某些農產品從資源稟賦講中國確實沒有比較優勢,它本身是可以實現一個多贏互利結局。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是某些農產品的消費大國,但在國際貿易中沒有話語權,中國價格受到國際糧價牽制,如果國際市場有價格炒作,那麼中國價格就會出現過山車的現象。
因此,中國仍需將大豆等自給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如果國際市場出現炒作和價格的大幅波動,中國可以通過調節進口節奏和力度的方式來應對。
話題三
是否會沖擊糧食生產
2012年是中國歷史上糧食進口最多的一年,中國國產大米自給率依然在98%以上,包括大米在內的口糧供應安全無虞。但有專家指出,總體來看,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需引起高度重視。早在2011年農業部公布的《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中,就指出要確保糧食自給率95%以上。那麼,進口糧食的大量增長是否對國內農業造成一定沖擊?
李國祥:各機構說法之所以差距較大,是因為國際上一般對糧食的定義為谷物概念,而中國的統計口徑包含指谷物、薯類和豆類這三大類。近幾年大豆進口飆升,去年達5800多萬噸,這一項進口就佔糧食產量的近10%。
中國設定的糧食自給率95%的線已經突破,今年中國糧食的自給率降到了90%以下。但是分品種來看,稻米、小麥的自給率基本能達到100%,加入玉米后,自給率也在95%以上,但是加上大豆自給率就在85%至90%。
不過,糧食的自給率不是衡量糧食安全的惟一指標,國家的糧食安全一方面是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包含進口能力。
不進口糧食未必就好,自給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一味地追求產能,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資源耗竭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利用國際糧價較低時積極進口,對中國將是有利無害。
而且,中國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由於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美元正在不斷貶值,與其讓如此巨額的外儲躺著睡大覺,不如用來進口糧食。
但是,進口也要保持分寸。盡管大豆進口有助於緩解國內大豆供需矛盾,平穩市場價格,但仍需將大豆的自給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國內大豆產量和國家收儲量應達到2000萬至3000萬噸,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對大豆的話語權。
孫光梅:由於近年進口糧食數量增長、國內浪費現象嚴重等問題疊加,使得自給率問題也越發敏感。但糧食自給率只是一個泛泛的表示供需平衡狀況的數據,並不能充分說明糧食安全問題。
適當進口糧食可以平衡國內供需狀況,我國耕地和現有技術難以短時間內支撐糧食產量繼續大幅增長,進口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就會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進口糧食的大量增長對國內農業會造成一定沖擊。一般來說糧食進口價格低於國內價格,會沖擊國內糧食價格,使得農戶種糧積極性受挫,糧食種植面積減少,影響國內糧食產量以及安全。
與大豆不同,中國糧食中的三大主糧,目前國內產量的基數較大,進口量佔國內產量的比重非常小。目前來看,玉米和其他糧食作物不會重蹈大豆的覆轍。
張瓊:從消費量、進口量和產量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我國三大主糧,保証自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進口佔比也都在3%左右,比例很小。我國不存在糧食危機。
此外,糧食自給率是衡量糧食安全最主要的標准,但是因為中國和外國在對於“food”這個詞的統計范圍上有一些不同,所以中國的糧食自給率不具有國際可比性。中國計算自給率的糧食,是包括了谷物、豆類和薯類這三大類。所以自給率較上表會低一些,但是總體仍能保持在安全等級95%上。
不過,從結構比例上來說,由於近年來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的崛起,對農產品和飼料方面的需求猛漲,其中一部分就要依賴進口來解決。因此,自給率也有所下降。
從短期來看,進口糧食的大量增長是促進了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的發展。但實際上,中長期看,原料依賴進口會導致中國糧食深加工行業逐步喪失話語權。
話題四
如何解決糧價矛盾
2012年糧食進口量的增加屬企業行為,也體現了國內市場的價格扭曲。一方面為保証農民種糧積極性就要提高糧價,但是企業採購又在尋找價格低廉的糧源,應該如何平衡兩者的關系成為一大課題。為緩解這種沖突,政府對國內糧價管理無外乎價格的直接管制干預和補貼,究竟哪種方式才更加適合中國國情?
李國祥:目前市場可以向兩種模式改革,一是像日、韓等將國內、國際市場分割的模式靠攏,嚴格控制進口,但由於中國加入了WTO,如果向這種模式轉變,那麼會受到糧食出口國的抗議干擾,糧食貿易的矛盾將加劇,貿易摩擦也將上升。二是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國際化,但是這對國內農貿生產加工企業來說不公平,企業生存困難。受臨時收儲政策托價影響,中國糧食價格比國際市場要高,即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處於高位,加上運費后,其價格也只是和國內市場相近。而國際糧食價格處於低位時,就更具有價格競爭優勢。我國的臨時收儲政策扭曲了國內糧食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價格關系,使企業更傾向於採購國際市場便宜的糧源。
隨著進口採購數量增加,國內農業政策的可持續性受到了挑戰。差價補貼被認為是替代臨時收儲的更優的政策工具。差價補貼,即制定可以使農民獲得合理收益的目標價格,該價格高於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部分,由政府對農民予以補貼。這是美國糧食市場用得較為成熟的政策工具。通過差價補貼的方式,市場上會形成三個價格,包括最低收購價格、市場價格和目標價格,這樣的價格體系能夠保障農民再生產和收入增加,同時又可以發揮市場定價機制。
此外,價格直接管制和干預要與補貼政策有機結合,要在價格影響最小的背景下保証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這樣價格才能更少影響到糧食加工企業。
而國內糧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要利用好WTO、FAO等機構和多邊機制,建立國際糧食市場管制炒作的規則,對交易主體資質進行嚴格的鑒定。此外,還可以嘗試繞開美元建立另外一個國際農產品市場,同時對大宗農產品的標價嘗試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或一籃子貨幣,避免受美元的波動影響。
馬文峰:糧食進口量的增加也反映了國內農業競爭力的下降。目前,中國農產品單產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拉大,大豆單產已經退步至10年前水平,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呈現淨赤字狀態,這些都應該引起重視。
提高農業競爭力一是要理順價格,調整農業補貼政策。在糧食增產的情況下,農民收入並沒有實現增長,這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政府需要考慮到農民收入增長與其他行業增長相符,如果不考慮這點,將很難達到糧食穩定增產的目的。為保証糧食安全需要從農業制度方面考慮,應走集約化規模經營道路。
此外,糧食加工行業要進行兼並重組,淘汰生產落后的中小企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技術含量。大的涉農企業要走出去,增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應鼓勵企業運用更多市場化手段,如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來管理價格風險等。
張瓊:在平衡農民種植收益和企業利潤方面,要充分發揮政策的杠杆作用。保証農民收益、保証農產品食用、飼用加工,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經濟補貼及時到位、國儲工具的合理利用、嚴控農產品進出口量、對農業進行政策的綠燈傾斜,都能夠保証我國糧食行業走良性發展的道路。
從國儲工具來說,要保証國儲糧的存放,及時收儲、放儲,在糧價高的時候進行放儲平抑糧價,在糧價低的時候進行收儲保証農民收益。再就是要確保國儲糧的數量和妥善存放。防止存糧出現大面積的霉變、壞糧,以及近年曝出的虛假糧、空倉和其中滋生的腐敗問題。
此外,鼓勵企業運用農產品期貨工具。大商所和鄭商所目前正在研究的生豬、雞蛋、禽類期貨都能從一定程度上成為平衡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的杠杆。
孫光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繼續貫徹惠農富農政策,強調充分發揮價格對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激勵作用,按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農產品臨時收儲﹔加大農業補貼力度,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政策,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推進農機以舊換新試點,都能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