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家旅游局副局長說“中國人公共假期每年115天”引發熱議。有人反應,實際休假天數難達標。2月19日17點,經濟之聲評論:提高休假的質量是關鍵。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新發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首次明確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國家旅游局副局長祝善忠說,2010年,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公共假期已有115天,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此話一出,引發多方爭論。
"新華視點"認証微博發布的一段記者感言說:記者打的路上,北京的哥鄭先生說:"北京的哥不算中國人啦?的哥節假日背份兒錢,干不干,一天都得幾百塊。這能算節假日嗎?"
《央廣財經評論》,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評論這個話題。
首先,張彬說“中國人公共假期每年115天”這個數字是准確的。一年有52個星期,每個星期有兩個休息日,共104天休息日,加上法定假日11天,加在一起正是115天。全年365天,基本三天就能休一次,但是,這個數字可能跟大多數國人的感受有很大差距。
張彬認為,假期數目沒錯,但是能不能休好、休滿是一個問題。其實,出了的哥,產業工人、環衛工人、外企員工能休滿的恐怕還是少數。天數只是一個數字,休假質量的高低更多體現在假日生活裡,休假的關鍵在於質量,數量隻代表了其中一個方面。
美國公共假日是10天,英國法定假期隻有8天,但是英國規定年假總數不能少於28天。中國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裡規定“滿一年不滿十年休五天,十年以上不滿20年休十天”,我們的休假制度定的是高限,最多休10天,而國外定的低限,最少休28天,一高一低就反映出休假質量上的差距。
張彬說這個差距存在於兩方面,一是休假質量,這跟民俗有關,春節中國人要走親訪友,就不能像外國人一樣出國旅游、去海邊度假。第二,我國大部分休假挪用周六、周日,有的人同意連上很多天班,而有的人喜歡假越散越好,我們的休假應該更多的聽取民意,廣泛的採納民眾意見來決定怎麼休假。另外,要保証帶薪休假。
張彬介紹說,黃金周是1999年開始實行的,當時為了拉動國內經濟,是從日本學來的方式,這確實起了作用,前七年每年一千億增長,但是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以人為本”,真正讓勞動者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這個休假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帶薪休假制度亟待完善,這個完善不僅是在機關企業單位落實,更多的對農民工群體、產業工人群體要有監管和懲治力度。
按照中國傳統觀念,讓老百姓清明不掃墓、春節不團圓、中秋節不聚會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的傳統民俗,應該把假期繼續擴大,增加假期,帶薪休假制度還要進一步細化,再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方法,真正把它落到實處,真正能夠讓職工享受到休息權,休息權是最基本的權力,怎麼保証?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