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鑽石價格坑爹潛規則 萬元鑽戒成本三千--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揭秘鑽石價格坑爹潛規則 萬元鑽戒成本三千

2013年02月19日07:12        手機看新聞

《中國經濟周刊》封面圖片

《中國經濟周刊》封面圖片

  “鯰魚”來襲 鑽石行業洗牌升級

  鑽石暴利終結?

  又一個情人節來了,我們鄙視物化愛情,但是卻願意相信“愛永恆、鑽為証”。無論是顯貴精英,還是凡人百姓,都會借由鑽石來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表達愛。但是,你知道一顆鑽石從礦山開採,到最終戴在愛人的指上,究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旅程嗎?

  這個過程可能並不像鑽石所代表的愛情那樣單純而美好:一顆鑽石的終端銷售價格通常是成品出廠價的3~4倍,也就是說,流通領域加價率高達200%~300%,一些較為知名的品牌則要400%~500%,甚至更高。

  中國的鑽石零售市場至今不過20多年的歷史,但這個行業似乎已經習慣了“暴利生存”,然而現在,整個鑽石行業可能要開始為這個長達20多年“暴利潛規則”買單了。因為一旦鑽石行業的暴利被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背離價值的高價將無法被繼續接受。

  10年前,率先以模式帶來的平價優勢撕開了鑽石暴利第一道口子的,是以鑽石小鳥、九鑽為代表的鑽石“電商”們,整個鑽石行業不再風平浪靜﹔而從2011年開始,以全城熱戀為代表的平價專業鑽石“大賣場”開始嶄露頭角,價格與電商基本持平,但購物體驗和呈現方式卻更勝於傳統渠道,體量規模也更大,因此所帶來的沖擊也更為強烈。

  於是,現在的鑽石行業開始上演著一個“一隻大肥羊和兩隻小老虎的故事”:傳統渠道模式這隻“大肥羊”依然佔據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因為20多年來形成的商業格局要改變起來並非一朝一夕﹔而“電商”和“大賣場”這兩隻小老虎,也遠遠不能滿足於在大蛋糕上挖上幾小勺,它們要的是一大塊兒,甚至是大半塊。

  其實,絕大多數“老虎”隊伍中的成員都是脫胎於“羊群”的,之所以探索新的行業模式,是因為看到了市場體量規模的量變勢必帶來行業格局質變的趨勢。因為低價商業模式需要一個關鍵性的基礎,那就是巨大的市場體量。10年前甚至5年前,這個條件還並不成熟,而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鑽石消費國,而且4年內很可能成為全球第一,這個條件已經在逐步成熟。

  洗牌似乎不可避免。對於已經過了20多年好日子的鑽石行業來說,在新的市場環境中,都將面對這樣的選擇:要麼創新,要麼死亡。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則隻有一個好消息:鑽石價格不會再那麼坑爹了。

  鑽石暴利的秘密

  “行業平均利潤率300%~400%”

  王靜(化名)怒氣沖沖地走出典當行。“估價怎麼會隻有2萬多,當時買的時候可將近10萬塊錢呀!”王靜要典當的是一枚1克拉多的鑽石戒指。“我看新聞說,這一兩年鑽石的價格漲得很厲害,增幅有30%~40%,我知道典當價格要比市場價低,但怎麼也沒想到會隻有原價的1/3還不到。”

  王靜起初認為一定是典當行有問題,但又去了兩家典當行之后,她徹底絕望了,因為3家的價格是差不多的。

  王靜說:“估價師說他們都是根據我這顆鑽石的4C(即重量、顏色、淨度和切工),對照近期的鑽石報價單上基准價,然后再乘以相應的折當率得出最終估價,因為超過1克拉,目前的折當率在六七成左右,還算比較高的,而戒托的價值基本是忽略的。”

  更讓王靜悲憤的是,典當行的估價師還說,就算她今天從她購買鑽石的品牌店裡再購買一顆10萬元的鑽戒,明天拿到典當行也隻能賣2萬。因為典當行無法典當“品牌溢價”,隻能以鑽石本身的價值為准,隻有卡地亞等幾個國際頂級珠寶品牌才可以適當提高估價。

  “由於商業模式的局限和行業長期的定價規則,在傳統鑽石銷售渠道中,實際售價至少是產品成本價乘以3.3~3.8,有的品牌甚至要乘以4或5。”全城熱戀鑽石商場董事長萬子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過去加價率更高,自從電商和平價專業鑽石大賣場出現后,兩者的低價策略已經迫使傳統渠道的定價水平向下浮動了一些。”

  中國最大的鑽石現貨供應商深圳沃爾鑽(即:金樽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東海也向《中國經濟周刊》証實了這種說法:“深圳佔有世界珠寶加工市場超過80%的市場份額,也包括很多頂級珠寶品牌和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一顆鑽石從開採到制成珠寶成品銷售,至少要經過7到9個環節,層層加價,但鑽石加工廠的利潤率並不高,推高鑽石售價的主要是在流通領域,暴利主要存在於品牌商、銷售商環節。”

  據萬子紅透露,傳統鑽石銷售商(或品牌商)大多採取和百貨商場聯營的模式,商場一般要抽取營業額25%作為扣點,同時還要至少留取售價的42%作為品牌費用、銷售成本以及利潤,因為銷售量小隻能保持單件貨品的高毛利率。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下,鑽石的成本價也隻佔到鑽石銷售價格的33%左右,也就是說,一顆百貨商場售價10萬元的鑽石,其成本價一般隻有3萬多,你付出的其余部分都是流通費用和品牌溢價。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