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的那點錢一下子就賺回來了”
———“三小”食品成食品安全重災區
在山東濟南的大明湖風景區,許多攤販看中了景區的熱鬧,跑到附近“攬生意”。《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發現,小攤販圍著大明湖景區西南門形成了一個弧形的包圍圈,雲集了賣烤串、煎餅果子、棉花糖等各色攤主,吸引了許多游客駐足。
在江西南昌的不少商場門口,肉串、臭豆腐、雞腿、缽仔糕等小攤販依次排開,將本就擁擠的人行道堵得水泄不通。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小吃攤主將剝去包裝的食品與包裝袋裝在同一個敞口的紙箱內,炸臭豆腐所用的油都已變色,一位攤主剛剛整理完垃圾之后,沒洗手就接觸食品。
2月10日18時左右,有幾個攤販收攤回家。“10多斤肉串全賣光了,明天再多帶點來。”一位經營“新疆大肉串”的周姓攤主告訴記者,估計春節假期收入能夠過萬元。
正如這位周姓攤主所說,記者採訪中也了解到,春節期間,商業街、名勝公園周邊的小飯館、小作坊、小攤販幾乎都賺得盆滿缽滿。不少小飯館、小作坊、小攤販沒有歇業過年,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由於“三小”“點多面廣”,監管困難,“久治難愈”,成為食品安全“重災區”。
相關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假期裡監管鬆、客人多,是“三小”食品的銷售“旺季”。制售者降低標准、壓低成本“干一票大的”,“賺七天,歇一年”等“潛規則”依然存在。
從事小吃生意8年的攤主劉鳳蘭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如果按正規做法,一斤江西米粉4元至5元,可以做3碗至4碗南昌拌粉,加上佐料,一碗售價2元至2.5元的拌粉,成本佔60%。
記者了解得知,若超出日均30斤米粉的銷量,劉鳳蘭就需要加雇人手來幫忙,超出的銷量越大,人工費用越貴。“按正規的辦法,一碗拌粉累死累活賺不到5毛錢,誰會去做?”劉鳳蘭說。
相似的情況,曾開過小飯館的老涂也遭遇過。他告訴記者,他從來不去那些人滿為患的小飯館。“‘跑火’的店,不一定干淨。”老涂說,店租、人工、食材等樣樣都要花錢,而成本最容易降下來的就是食材。
“隻要在油上動點手腳,每天的利潤可達70%至80%。”老涂說,“反正那些‘跑火’的店抓到了也不怕,罰的那點錢一下子就賺回來了。”
“三小”食品問題久治不愈,不僅拷問經營者的社會道德底線,也暴露出政府監管的死角。專家建議,從清除監管“盲點”,配備現場檢測設備,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質、文明修養等方面著手,管好“三小”食品。
首先應構建廣覆蓋、網絡化的監管格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消除死角。社會學者艾君建議,建立各監管部門之間的監管信息交換、宣傳教育互動、“監管”“監督”互補等工作機制,統籌規劃引導集中經營。
而在技術層面,應盡快為一線執法人員配備先進適用的快速檢測設備,提高現場執法能力。“在基層,不少監管人員還是主要靠眼睛看、鼻子聞,很難滿足高效執法的需求。”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曲靜然告訴記者,以“地溝油”為例,常規的檢驗分析無法斷定其安全性,必須用專業、精密儀器,但這麼做往往周期長、費用高。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