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國種植業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農業部明確,今年種植業工作要牢牢把握加快現代種植業發展的重大任務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按照“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的要求,堅定信心奪豐收,攻堅克難促增產,加大力度,強化措施,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全力促進糧食豐產豐收和種植業全面發展。
促進糧食穩定增產。繼續組織實施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力爭實現“兩增一穩”,即夏糧增產、早稻增產、秋糧穩定。探索推進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和整建制推進試點縣鄉鎮輪換,開展“百企千社聯千片”對接試點。組織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集成推廣成熟技術模式,針對技術瓶頸和薄弱環節實施9大科技攻關。突出關鍵環節指導服務,督促檢查重大技術措施落實情況。
促進棉油糖等經濟作物穩定發展。穩定棉花、油料、糖料種植面積,大力推廣高產穩產關鍵技術。在6個蔬菜優勢區域、5個柑橘優勢區域、4個茶葉優勢區域抓好50個有規模、高水平的標准化生產示范區,加強指導服務,進一步推進標准園創建由“園”到“區”、由“產”到“銷”拓展。開展“三品”提升行動,推進園藝作物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品牌創建。
促進蔬菜穩定供給。穩定蔬菜面積在3億畝左右,重點發展南菜北運蔬菜生產和北方設施蔬菜,穩定增加大中城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提高自給能力和應急供應能力。加強六大優勢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不斷提高調出能力和均衡供應能力。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率先開展北方城市冬季蔬菜開發試點,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給能力。大力推進標准化生產,穩定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加強蔬菜生產信息監測預警,加大蔬菜生產信息發布預警力度,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
實現抗災奪豐收。針對今年氣候趨勢特點和種植業生產實際,分季節制定《農業氣象災害預判及應對工作意見》。加強災情預測預判,及早發布預警信息。重點落實好小麥“一噴三防”、水稻集中育秧、地膜覆蓋、抗旱“坐水種”等防災減災穩
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因時、因地、因災、因苗落實防災增產技術措施。強化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農情信息系統和?情監測網絡建設,提高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切實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
實現“虫口奪糧”。大力推進病虫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重點扶持100個統防統治骨干組織,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大力推進病虫害綠色防控,建立100個部級農作物病虫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區,集成一批全程綠色防控模式。大力推進植保信息化建設,開展100個部級標准化區域站創建活動,開展病虫鼠監測防控物聯網應用試點。
強化重大植物疫情監管阻截,突出抓好沿邊沿海四大疫情阻截帶建設,加快構建植物檢疫網絡化追溯體系。強化防控關鍵措施落實,在關鍵時期組織100名專家分區域、分作物開展指導,重點做好小麥赤霉病、條鏽病、水稻“兩遷”害虫、玉米螟、蝗虫和草地螟等病虫害防控。
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繼續組織開展“百千萬”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行動,擴大配方肥推廣應用,構建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跟蹤系統,將全國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企業增加到200家,扶持建立一批鄉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務網點,引導農化服務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大力改進施肥方式,示范推廣化肥深施等機械施肥技術及滴灌施肥、噴灌施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組織實施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試點,在糧食生產、生態涵養重點地區示范推廣高效緩釋肥料。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扎實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行動,全面推進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評定工作。深入開展節水農業技術示范活動,開展多層次節水農業技術培訓,加強節水農業成果宣傳。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大《農藥管理條例》宣傳力度,宣傳農藥科普知識。加強農藥市場監管,繼續開展“農藥市場監管與法制建設年”活動,維護農業生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加強農藥殘留監控,進一步加強農藥殘留標准體系建設,制定農藥合理使用規程,推動落實低毒低殘留農藥補貼政策。加強農藥登記管理,推進蔬菜、茶葉、食用菌用藥登記,確保小宗作物病虫害防治有藥可用、科學使用。加強已登記農藥風險評價,有針對性採取防范措施,指導生產使用。
優化種植業發展環境。加快起草《農藥管理條例》配套規章,推進出台《農作物病虫害測報與防治管理辦法》,推進《農作物病虫害防治條例》和肥料立法工作。組織編制《現代植保發展規劃(2013-2020)年》,制定完善大豆、雜糧生產發展規劃及全國棉花基地建設規劃,爭取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強化政策落實和項目監管,確保政策取得實效。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聞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記者 王瑜)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