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奴的十年折騰路:從拼命買到拼命賣--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北京房奴的十年折騰路:從拼命買到拼命賣

張鵬

2013年04月02日08:57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北京拼命買房賣房樣本:10年買5套房買成抑郁症

  半個多月前,張麗紅(化名)開始在中介挂牌賣房,想在“國五條”落地之前把房子賣出去,她還四處給老朋友、老同學打電話,詢問有沒有人願意買二手房。接到電話的人都很詫異:“你可是有名的‘地主’啊。大家一直很羨慕呢,不是總嫌自己房子不夠多,要給兒子掙足家業麼?”張麗紅隻有苦笑。

  在北京打拼十多年,張麗紅現在手中一共有5套房子。她一度覺得隻有房子能給人安全感,可是隨著房產政策不斷調整,心裡越來越不安,“交易成本不斷增加,房產稅要征收,多套房子還可能是重稅,手裡的房子眼看著要變成沉重的負擔。”她忽然有點想不明白:“這十年,從拼命買房,到現在拼命賣房,我這是折騰什麼呢?”

  為了第一套房首付

  夫妻倆吃白水挂面

  張麗紅在北京擁有的第一個家是在單位附近租的破舊筒子樓裡的一個單間。1998年她碩士畢業,和愛情長跑很多年的男朋友結婚,開始了一個小家庭的新生活。“在那個樓裡住了5年,簡直像噩夢,全部的印象就是爬滿蟑螂的公共廚房和污水四溢的廁所。”為什麼一住五年?隻因為房租便宜,一個月才600元,“當時我倆的收入加起來一個月5000元左右,其實可以租條件好一點的房子,但是我算了一筆細賬,越是租房就越買不起房,所以決定先苦幾年,多攢點錢買房子。”

  很多人覺得房奴苦,張麗紅對記者說了一句話:“想當房奴卻求之不得的時候才叫苦。”因為要當房奴就要付得起首付,他們夫妻倆為這筆首付,省吃儉用了5年。“記得看《蝸居》那個電視劇,看到一個情節,女主角為了買房每天給老公吃白水煮挂面,老公實在受不了,終於大怒,抗議說,我再也不吃挂面了,我……我要吃方便面!”別人看到這裡會笑,張麗紅卻哭了,因為這就是他們當年的生活。“600元的房租,水電費、電話費100元,吃飯200元,零花100元,這樣一個月可以攢下來4000元,一年將近5萬元。”200元的伙食費攤到每天不到7元,早飯中飯夫妻倆都在單位解決,還不敢要肉菜,晚上回家真的就是白水挂面,連個雞蛋也不舍得放。“倆堂堂碩士,居然吃不飽,差點弄個營養不良,說出來別人肯定不信,可是靠自己力量打拼的外地畢業生要想在北京買房,這就是代價。”

  2003年,張麗紅終於實現了願望,如願買了房,“80多平方米的兩居,在東三環邊上,1平方米7000多元,那時候房價已經開始漲起來了,我覺得實在不能再等了,因為攢錢的速度追不上漲價的速度,連首付帶各種費用一共交了25萬元,新房鑰匙拿到手的時候,已經沒錢裝修了,就在水泥地上搭了個床墊住了大半年。”日子過得依然清苦,但是張麗紅覺得“心裡踏實了,敢生孩子了”。

  和暴漲的房市一起

  瘋狂加入搶房大軍

  在住筒子樓的時候,張麗紅覺得隻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到了幸福的上限了。“2004年,我生了兒子,休完半年的產假就把兒子送到河北老家讓爺爺奶奶去帶了,因為工作忙實在照顧不了。”寧可選擇骨肉分離是因為他們夫妻二人迎來了事業上的一次大轉機,必須全力投入,隻能犧牲天倫之樂。

  張麗紅的丈夫在單位得到了一次升遷的機會,榮升處級,而她自己,被一個做獵頭公司的老同學看中,挖到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一下翻了好幾倍。到2005年,我們倆年收入加起來20多萬元,生活一下子改善不少,可是以前節省慣了,改不了攢錢的毛病,攢了錢放銀行覺得虧,做股票又怕風險,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手裡錢越多越不踏實,這時候樓市被炒得越來越高了,我們也動心了。”

  “沒經歷過那幾年瘋狂的樓市,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百爪撓心。新聞裡全是暴漲的消息,身邊的人談的全是房子,所有人都在說,有錢就趕緊買房,肯定還會漲!所有的財經專家都在建議,房產是最保值升值的投資,否則無法抵御通貨膨脹,我們最終決定加入搶房大軍。”張麗紅回憶“搶房”的日子,很多情景歷歷在目,“很多人買房子就像買白菜一樣,幾套十幾套地買,有錢人怎麼那麼多啊!”一次,張麗紅看中市中心的一套小戶型二手房,總價100萬左右,和房主簽了買賣意向書,交了房主5萬元定金,沒想到回家睡了一覺,房主就改主意了,“原來我看中那房子被一個煤老板給搶了,比我出價高10萬元,還答應替房東雙倍賠給我定金,我一天工夫白賺5萬元。”可是,她沒能高興幾天,搶房大軍加劇了樓市的暴漲,一個月后,張麗紅買下了同一個小區的另一套同樣大小的房子,花了120萬元。

  最多同時供3套房

  買房買到抑郁症

  現在張麗紅在外企已經升至高管,年薪80多萬元,“你信麼?這些年我手裡從來就沒有過多余的錢,一有錢就拿去買房了。”隨著樓市的一路暴漲,張麗紅堅信自己有錢就買房的投資策略沒有錯,最多的時候同時供著3套房,“我的公積金貸款,我老公的公積金貸款,還有一個商貸,我們還想再貸,銀行不給貸了。”那時候他們一個月還貸款就要4萬多元,生活依然很節省,因為想提前把貸款還完。

  以張麗紅的收入水平,是典型的城市中產階層,“可是我覺得我的生活質量還不如我家保姆呢!”每年隻要一發了年終獎,別人置辦年貨去,她就直奔銀行,提前還貸,到現在她還開著已經有8年車齡的尼桑,遲遲沒有換車。“別人都很羨慕我,因為家庭資產在不斷增值,但是我的生活質量卻並沒有改變,甚至還不如以前。”出於買房投資的理念,張麗紅買的房子都是市中心的小戶型,“我專門咨詢過,這樣的房子容易租,也容易賣,絕對增值,唯一的問題是不太適合住。”2010年,張麗紅的兒子上小學,張麗紅出手買下了她家的第5套房子,位於西單附近的一個學區房,50多平方米的一居,將近200萬元,“學區房是最搶手的,雖然又老又舊,但是增值潛力巨大,等孩子畢業了,轉手一賣就能賺不少。”但前提是,他們一家三口將擠在這個破舊的小房裡生活6年,由於地方太小,一家人隻能睡上下床。

  10年裡,張麗紅的房子從1套增加到現在的5套,是絕對的勵志榜樣,也是朋友圈中的投資高手,生活似乎欣欣向榮。可是她告訴記者,兩年前她得了抑郁症,“程度比較輕,醫生建議不用吃藥,最好外出旅游散心。”抑郁症的病根還是在房子上,作為艱辛打拼的北漂一族,張麗紅發誓不能讓兒子再受這樣的苦,一定要給他備好一份家業讓他能夠享受生活,“掙多少家業才算夠呢?都說兒子是建設銀行,建設不好將來老婆都找不到,班裡同學女孩家裡都備下好幾套房子了,男孩怎麼也不能比女孩少啊!”張麗紅聽不進去什麼“將來孩子要靠自己奮斗”的說法,“以北京現在的房價,孩子大學畢業之后要奮斗多少年才能自己買房?工薪族可能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父母不替他操心誰會管他?”老是覺得房子不夠,老是怕將來兒子沒保障,張麗紅最終焦慮得抑郁了。

  房子多可能成拖累

  擔心重稅著急賣房

  這幾年,樓市新政不斷出台,張麗紅的心跟著上上下下,不安全感也越來越嚴重。“我確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醫生說我這樣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因為會對一些事情提前作出反應。”隨著個人住房按20%計稅政策橫空出台,丈夫的單位也開始查房產,張麗紅的焦慮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她忽然覺得手裡的房子像燙手的山芋。

  “以前一直覺得給兒子多攢幾套房子是安全的,可以住,可以租,可以投資抵押,可是以現在的形勢看,征收房產稅是遲早的事情,房子越多面臨的房產稅越重。還有70年產權的問題,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到時候恐怕又要交一大筆錢。我們的房子都要傳給兒子,以后可能還要征收遺產稅,房產也許會給他帶來很大的負擔。”張麗紅憂慮地說。

  於是,張麗紅又開始著急賣房,她怕以后不好賣了。“交易稅大幅提高之后,很難預測市場會怎麼樣,賣家肯定會把這筆稅轉嫁給買主,價格勢必還會提高,交易量恐怕會銳減,以后是跌是漲就不知道了。”她隻想盡量賣個合適的價格,“我覺得手頭有兩套房就夠了,一套住一套出租,進可攻退可守,應該沒有什麼太大風險。”

  雖然房產作為投資,張麗紅是成功的,但是她覺得並沒有從房子中得到什麼快樂:“還貸壓力壓的人喘不上氣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我遭遇裁員,在家閑了一年,每天提心吊膽,為一個月幾萬元的貸款發愁,幸好后來找到了工作。”到現在,她還有100多萬元的貸款沒有還清。10年來,一直在為房子折騰,張麗紅的經歷幾乎可以寫一部中產階層購房奮斗史,“其實不過是想在這個城市裡抓住一點安全感,中國人最朴素的想法,還是小農意識,覺得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就安全了,然而並不是這樣。”

  現在張麗紅又在發愁賣完房怎麼辦,“通貨膨脹這麼嚴重,又沒有什麼好的投資渠道,現金拿在手裡很快就會貶值,這些錢用來做什麼呢?”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