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討 反 思
三大軟肋造就“城堡廢墟”
荒廢了十四年終被拆除,沃德蘭離去的背影讓人唏噓不已。在著名旅游社會學者、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看來,沃德蘭現象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首先是投資方背景。劉思敏表示,主題公園專業性強,投資巨大,對主題創意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有專業的團隊去運作。而沃德蘭的投資方華彬集團本身不是做旅游出身,也沒有借助專業的管理品牌。
其次是選址。劉思敏認為,沃德蘭游樂園建在北京通往八達嶺的必經之路京藏高速旁邊,很顯然是想截流去往八達嶺的大量游客。“這是混淆了兩種游客的性質。”劉思敏告訴記者,去往八達嶺的絕大部分是“到此一游”型的觀光游客,其中旅行社團隊佔比很大,而對於日程安排緊張的團隊游來說,即使去了游樂園很可能也只是參觀一下,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可能會認為門票價格太高。“在主題公園,起碼兩個小時以上的娛樂才有意義,而旅行社在一個景點也就停留四十分鐘,無法體現主題樂園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劉思敏認為,沃德蘭游樂園的選擇有點想當然的成分,產品的形態和游客的消費需求不吻合,無法起到分流的作用,“看上去交通位置很好,但實際對接不上這部分客源。”
另一類游客是休閑度假型,特點是反復性消費,這類游客主要來自本地市場。“這樣的人可能會每個周末、每個月都去一趟,他們希望花在路上的時間和費用少一點,”劉思敏分析說,如果去程需要一個半小時,往返就是三個小時,會嚴重影響本地游客前往的熱情,“以沃德蘭所處的位置來說,開車和打車成本都比較高,最好是建在有公共交通的地方,開車去距離也不太遠。”
再次是時機。不可否認,沃德蘭樂園沒有趕上好時候,休閑度假旅游是最近十年才開始快速發展的,而在沃德蘭開始建設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是觀光旅游的時代。雖然現在兩類旅游方式發展並駕齊驅,但觀光旅游仍然是主體,隻不過休閑度假旅游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已。劉思敏表示,沃德蘭開始建設的時候,國內旅游還處於起步階段,而且是以觀光旅游為主,“所以項目有點超前。”
劉思敏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國內並不鮮見。曾經有一段時間,全國各地出現了成百上千個西游記宮,很快便門庭冷落,閉門度日。他認為,像沃德蘭游樂園和后來的歡樂谷這種以參與性、體驗性為主要特征的休閑、度假型主題公園,可復制性很強,必然強調消費的重復性,注重游客的回頭率,因此,它們的客源必然是區域性的,必須考慮在一定的半徑(不能太大)之內,能夠產生相應足夠的消費需求,而對此具有最大約束力的因素不是單純的人口數量(例如1200萬人口),而是以這個主題公園為中心的這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就是這些人口對這種主題公園產品(也稱主題樂園)的認可度以及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