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七成機場虧損難阻建設潮 是否“吃虧是福”--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國內七成機場虧損難阻建設潮 是否“吃虧是福”

2013年05月23日16:13    來源:中國財經報    手機看新聞

  近年來,我國各地機場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同時,全國高達七成的機場尚未走出虧損泥潭。專家指出,機場建設應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不能盲目超前,打造“面子工程”。機場應改善經營、降低成本,通過經營的持續改善來提高盈利水平。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修建機場56座,遷建機場16座,改(擴)建機場91座,全行業基本建設投資將達到4250億元。

  各地興建機場的同時,虧損似乎也將隨之而來。2012年,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証)機場共有183個,其中134個機場共虧損約29億元,平均每個機場虧損約2000萬元。

  專家認為,我國機場出現大面積虧損,是諸多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曉津認為,我國虧損的機場絕大多數都是中小機場。中國民航大學機場規劃研究所所長王志強認為,我國新建機場大量使用銀行貸款,機場建成后還本付息壓力很大。

  專家認為,盡管各地機場普遍出現虧損,但對虧損要以更理性的眼光來看。資料顯示,江蘇淮安自2010年建成機場通航以來,吸引了850多家台資企業落戶,2012年實際到賬的招商引資額已突破20億美元。淮安機場每年虧損1000萬元,但帶動的財政收入超過50億元。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彭語冰教授認為,機場是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不能以自身的盈虧斷定其合理性。全國所有機場一年的虧損不到30億元,這些錢卻帶動了數以萬億元計的經濟增長。除此之外,機場的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王志強認為,“修建3公裡高速公路的錢就能建立一個簡易機場”,在新疆、青海等地廣人稀的省份,修建機場的成本遠遠低於修建公路的成本。未來機場的建設更應向航空條件較差的中西部省份傾斜。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艷華指出,盡管機場面臨全行業的盈利難題,但通過改善經營,降低成本,也能增強自身的“造血能力”。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