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外觀抄襲成潛規則 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急需完善--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家具外觀抄襲成潛規則 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急需完善

2013年05月23日11:10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家具外觀抄襲已成潛規則 保護原創設計急需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我們的產品也被模仿過。如果只是設計上的相似而不涉及品牌,追究起來反倒傷了和氣。”一位從事家具銷售的業內人士說。

  “誰說我們抄襲,我們有專利証書,是自主設計。”一位被指稱抄襲了他人家具產品外觀的企業負責人辯稱。

  眼下,家具產品的外觀設計已經漸漸成為家具產品的核心,由於國內家具原創設計剛起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不成熟,在面對同質化競爭、抄襲等亂象時,國內品牌家具企業隻能滿腔無奈。

  去年9月11日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家具展成了“打假陣地”。北京廠商在展會開幕首日向上海家居展會組委會相關部門提交了維權申請,指稱參展的另一家家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幾款家具涉嫌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次日,在經過5個小時的論証與比對后,上海家具展知識產權維權律師判定,抄襲不成立。相關人士表示,比對結果,雙方產品外觀和線條等細節有多數不同,同時具備專利証書。

  近幾年來,各大展會上,都可以看到“山寨”家具的身影,“無維權不成展會”似乎成為家具展的代言。“山寨”家具屢次被指認,但最終是誰抄襲了誰的設計創意,誰也說不清楚。

  對此,某行業權威人士說,由於家具專利官司勝訴賠償金額相對不高、時間跨度較長、產品生命周期短等因素,一些家具企業面對專利侵權時,感到“很無奈”。“維權”不僅難,也很累。

  日前,記者走訪了滬上多家大型家具城發現,家具款式大同小異。在汶水路家具城的一家歐式家具展廳裡,一款實木床價格逾萬,特點就在於兩頭床板的雕刻工藝繁復。可在同一樓面的另一家展示廳裡,雕刻的圖案由玫瑰改為牡丹,床的款式看上去差不多,價格隻有5000多元。在家具城裡,品牌不同的家具外觀上相似度達90%以上,而價格卻千差萬別。

  奉賢區奉城鎮新奉公路上,數十家家具加工廠沿街而設。在一家堆滿半成品木質餐椅的門店裡,老板對於詢問的顧客十分熱情。記者走入這家店鋪,一眼就看到辦公桌上放著厚厚一摞樣品冊,每一本冊子都是不同品牌的家具生產商印制。老板示意顧客隨意查閱,“隻要你看中,我們都可以做”。

  有近二十年家具行業從業經驗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很多家具公司一開始發展時並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導致了后來仿冒的非常多。仿制家具的廠家一般是幾個人的小作坊,生產條件比較差。為了能節約成本,現在有不少品牌家具廠會將自己的產品外包給其他的小廠,由於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仿冒的、貼牌的就都成為可能。”

  李先生是國內一家知名家具公司的設計師,畢業於同濟大學。他告訴記者,設計師在設計一套家具時,要耗費很大的心血,但款式更新快,現在家具行業不重視家具的設計,不願意花這血本去請設計師,最終就造成了直接抄襲他人的作品,這種惡性循環讓家具行業的仿制風越來越盛。

  據法律界人士介紹,目前,我國針對家具產品外觀設計進行保護的法律、法規非常多,主要有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有規定。其中,專利法對家具產品的外觀設計或實用新型進行專利權保護﹔著作權法對具有獨創性的家具外形設計和家具產品的設計圖進行保護﹔商標法則對家具產品的商標權進行保護。

  上海律師傅敏燕分析說,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生活中所使用的這類家具屬於實用藝術作品,即具有實際用途的藝術作品。部分企業根據客戶需求仿造他人的設計作品,實際上是直接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如果權利人就該實用藝術作品申請了外觀設計,那麼這些仿造者還涉嫌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即便權利人沒有將其實用藝術作品申請外觀設計,這些實用藝術作品仍然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作品權利人可以根據著作權法要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責任。

  傅敏燕認為,在中國,作品登記是屬於自願原則的,誰申請即登記誰的名字,在效力上,在先登記者默認為權利人。當然,由於著作權的“門檻”比較低,因此,權利人在維權過程中,若僅依據登記作品來維護權利,也是有風險的。如果生產企業在仿造實用藝術作品的基礎上還貼上商標而進行銷售,則情節更加嚴重,涉嫌違反了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情形嚴重,可能還會涉及刑事責任。(記者 劉建)

(來源:法制日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