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美國富國銀行公布了一項全國性調查,華人在美國的儲蓄情況遙遙領先,未退休華人自述的退休儲蓄中值為10萬美元,是全美未退休人口退休儲蓄中值的兩倍多。這一調查結果再次証明了華人對“中國式存錢”的偏愛。
根深蒂固
中國人相信“細水長流,吃穿不愁”的道理,習慣於將省下或富余的財富儲蓄起來,為未來做打算。這一傳統也在海外華人的身上很好地體現出來。
紐約消費局與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近期發布的“移民金融服務調研報告”顯示,華裔儲蓄率達到90%以上,來美8年以上的華裔移民儲蓄率幾乎達到100%。盡管有5%的華裔移民表示沒有銀行賬戶,但當中的81%仍然表示有通過其它方式儲蓄。相比之下,有57%的墨西哥移民和35%的厄瓜多爾移民沒有開設銀行賬戶。
英國華人劉先生每個月工資為3000英鎊,盡管繳納稅后所剩不多,但他還是會把其中的一半存起來。劉先生說他在中國生活時就有存錢的習慣,為了給自己日后發展做打算,到英國后依然保留了儲蓄的習慣。
愛儲蓄使華人成為各國銀行機構看中的“香餑餑”。為了吸引華人儲戶,西班牙許多銀行甚至推出了中文的宣傳單,向他們推薦儲蓄性金融產品和債券。
憂患意識
許多人認為,中國人愛存錢與中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有關。但是,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普遍較高,華人在移民這些國家后卻仍然保留了持續性儲蓄的習慣。
分析人士認為,華人雖然受到西方及時享樂的消費觀的影響,但是仍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們習慣於通過增加儲蓄來增強安全感。
對於在海外沒有站穩腳跟的華人而言,儲蓄多出於對新環境的強烈的不安全感。劉先生認為自己還沒有結婚生子,有必要為安家立業進行存款,而且,他拿的是工作簽証,擔心合同到期工作沒有著落也是存錢的主要原因。
而在經濟情況穩定后,養老和子女教育是華人存款的兩大動力。美國富國銀行的調查顯示,43%的在美華人通過減少開支來為退休做積蓄。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儲蓄習慣也有助於華人家庭順利渡過金融危機並對未來生活保持信心。在美國,近63%的華人相信在退休后能繼續保持現有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僅48%的本土美國人這樣認為﹔60%的華人認為他們現在與3年前相比更為富足,而隻有50%的本土美國家庭持這種觀點。
“死錢”變“活錢”
俗話說,“要想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儲蓄確實讓華人家庭挺住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是在各國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把錢放在銀行也讓華人儲戶擔當了不少風險。
今年3月,塞浦路斯為應對國內金融危機,對國民存款採取限制措施,就讓不少華人儲戶的經濟生活受到影響。在塞浦路斯從事會計業的華裔女士周穎在事前預感到情況不妙,她去當地銀行關閉個人賬戶,不料非但余額沒取出來,信用卡也被沒收。周穎說,關閉賬戶需要10天時間,但兩天后銀行就開始實施資本管制,她的存款就沒辦法取現了。鑒於此,金融專業人士建議華人儲戶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將存款分散在不同的銀行。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將存在銀行的“死錢”變成“活錢”。旅英華人林女士認為,華人傳統的存錢觀念是看重“死錢”,並沒有把錢當作投資的手段,西方的觀念則更加強調把錢“用活”。華人移民雖然儲蓄有道,但在投資理財方面還欠成熟。專家建議,華人可以通過股票、保險等方式實現資金的長期保值﹔另外要培養長期投資觀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賺來的錢為自己和家人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