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與“摸不著”
依靠銀行的貸款和企業的努力,蔡小林的企業已由當年十幾人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廠發展到了年納稅額五六百萬元的甌海區百佳企業。可以說,事業發展到了這一步,從銀行獲得貸款也不再是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2008年國家拋出了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資金面的寬裕,使企業的融資也變得更為容易一些。錢多人膽大,一些激進的溫州人開始拿著銀行的貸款、民間的融資以推動企業多元化之名大舉涉足房地產、搞光伏等領域,而保守的性格讓蔡小林選擇了堅守主業,他覺得盡管鞋材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行業,但是隻要做專做精同樣會有前途。
這段時間,堅守主業讓蔡小林少了賺快錢的機會,但也讓他和自己的企業遠離了隨后這場波及面甚廣的金融風波。
2011年以來,隨著央行不斷回收流動性,資金面頓時緊張了起來。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銀行為了降低損失,溫州很多中小企業都遭遇了被銀行抽貸、壓貸的經歷。一時間,有關溫州中小企業主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的消息不絕於耳,留守的中小企業也稱“日子比2008年還要難過”。
由於堅守主業,蔡小林的資金鏈並沒有斷裂﹔由於沒有參與互保,小林鞋材在這場金融風波中得以保全,他的企業沒有被抽貸、壓貸。由於企業資信良好,他仍然可以從銀行貸款,但由於這場風波使得銀行資金面偏緊,他從銀行貸款的利率要上浮20%。
此時,原材料、人力成本也在輪番上漲,盡管蔡小林的企業因為經營時間長,產品質量過硬,在同客戶談判時有較強的議價能力,毛利率在業內也算可以,但是不斷上浮的貸款利率無疑在吞噬企業有限的利潤。
就在蔡小林為高企的融資成本發愁時,央行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雙向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空間,將存款利率上限調整為基准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的下限調整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后不到1個月,7月6日,央行進一步下調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至0.7倍。
短短30天內兩次調整利率浮動區間,凸顯了央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學界對央行這一舉動稱頌良多,認為是“邁出了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的重要一步”。
然而,同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感受一樣,這樣的利好政策對蔡小林而言,也是“看得見”卻“摸不著”。2010年以來,他從銀行獲得貸款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礎上上浮了20%。
以2012年7月6日,央行調整后的貸款基准利率計算,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為6%,上浮20%,貸款利率即為7.2%,這對一個從事傳統鞋材生產的企業而言,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