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國經濟數據之后,各省份最近也紛紛交出了自己上半年的成績單。到昨天為止,已經有19個省市區公布了經濟數據,增速放緩成為上半年地方GDP的普遍特點。與一季度相比,15個省市增速出現回落,其中河北增速回落幅度最大,達到0.4個百分點。
地方GDP增速下降是否意味著已經告別了"GDP崇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陳永杰作出點評。
上半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淨出口有所減弱,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明顯。以增速領跑全國的天津為例,上半年天津第三產業增加值是2970億元,增長了12.6%,超過了當地GDP的增速。這是不是說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陳永杰:這兩年經濟結構調整有進展,主要表現是第三產業的比重增加,第二產業的比重在下降,第三產業當中主要是一些現代的服務業,這方面發展比較快一點,還有金融、房地產增長很快,這兩項是我們國家這幾年供應相對短缺的行業。金融、房地產的盈利非常豐富,也反映了我們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不太合理的這一面。
不能簡單說地方政府已經告別了"GDP崇拜",今年這種速度下來,不是因為"GDP崇拜"減少了,而是經濟周期,特別是國際、國內的環境影響我們經濟增速下滑,而"GDP崇拜"不是一兩年、兩三年就可以解決的,它還是一個綜合指標,很多地方還是在把GDP當做第一重要的指標。
目前所有省市GDP增速仍超過全國7.6%的增速,這個現象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多年來地方GDP的和,都高於全國GDP的增長速度和總和,這個從客觀上有統計方面的技術原因,另外也確實存在一些地方對GDP有夸大之嫌,現在沒有個很權威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