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李彤)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11月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受到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歷史經驗表明,三中全會多聚焦深化經濟改革問題。有專家表示,行政體制改革、財稅改革、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城鎮化、國企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話題,可能進入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議題。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人民網記者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改革決策,是體現新一屆領導施政綱領的會議。從歷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與關鍵詞中,能夠看出黨對於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發展方式的認識在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牛犁表示,期待財稅體制改革在完善財政預算制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有新突破。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新一屆政府以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機構改革開局,表明經濟體制改革和政府轉型相結合的改革方向。遲福林認為,能源等領域改革准備較為充分,有望率先啟動。
東方証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土地和戶籍改革或會在此次三中全會上提及並可能實現重大突破,將與年底可能推出的新型城鎮化方案形成對接。談及國企改革,邵宇預期,改革方向或是國有資產覆蓋領域的調整和國有資本的有序進退。
1978年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回顧: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提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建議”,自此中國進入全面經濟建設時期。
十二屆三中全會
1984年10月召開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方針政策,是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十三屆三中全會
1988年9月召開的十三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確定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為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掃清了道路。
十四屆三中全會
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包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等政策方向。
十五屆三中全會
1998年10月召開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
十六屆三中全會
2003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國企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等。
十七屆三中全會
2008年10月召開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提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