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自2009年開始迎來火爆的四年,然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熱潮似乎開始消退。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29日發布《2013中國企業並購市場中期回顧與前瞻》稱,“2013年上半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數量僅為78宗,出乎意料地低於2012年的下半年。”該數據也創下了自2010年以來新低。
上述報告指出,在中國領導層換屆、政策轉型、逐步緊縮銀根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地區並購交易買方普遍持觀望態度,這導致了2013年上半年中國地區並購交易數量環比下降。
另一家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不久前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3年二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共完成16起,交易金額僅為12.4億美元,交易規模明顯下降。
清科報告稱,現在國內流動性趨緊﹔大宗商品的持續弱市令資源型並購熱情下降﹔美、歐資產價格回升令抄底機遇逐漸消失“目前隻有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仍然較強。但是僅憑企業的國際化需求難以令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行為持續火爆。”
普華永道報告進一步指出,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並購降溫主要來自民營企業海外並購步伐放緩。從並購數量看,民營企業海外並購51起,比2012年下半年的73起和2012年上半年的70起,均減少了約30%﹔從金額看,上半年民營企業海外並購額74億美元,低於2012年下半年的177億美元和2012年上半年的81億美元。而國有企業海外並購數量和金額則基本保持平穩。
普華永道中國企業並購部合伙人路谷春表示,中國大陸國有企業在資源領域的投資依然是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金額的最大驅動因素,相比而言,民營企業的訴求更加多元化,更加積極地在海外尋找消費品、品牌、知識產權和技術購買機會並將其引入中國市場。
“國有企業的海外並購更多基於戰略層面考慮,比如對某種戰略性資源的使用,而不僅僅是短期盈虧的‘經濟賬’﹔而民營企業更看重投資回報率,技術層面的考量和計算會比較多。”路谷春分析說“同時民營企業在海外並購融資中,遞交材料、獲得貸款的難度都大於國有企業”。
在《經濟參考報》記者問及海外市場因素變化是否使得並購機遇減少時,路谷春說,歐洲企業出售項目減少可能會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有所影響,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現在中國企業更關注一個收購項目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並在合理價格買入。
在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看來,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情況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全球並購市場的大環境分不開。湯姆森路透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球跨國並購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0%以上。
“短期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降溫,但中長期的增長趨勢並未改變。”梁國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總體上看,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近年來處於逆勢而進的過程。但在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跨國公司收縮戰線之際,中國企業卻在積極擴張。相應地,在金融危機后跨國並購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作為市場上的生力軍迅速崛起。
中國海外直接投資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505.5億美元,同比增長20%。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在經歷了五年特別是去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出現調整是正常的。考慮到海外並購融資環境良好,服務行業如房地產海外擴張發力,民營企業作為並購主體崛起等因素,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增長仍可望持續。”梁國勇說。
普華永道報告也預測,鑒於目前海 外 並 購 活 動 已 處 於 低 谷 水 平 ,2013年下半年以及2014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活動將恢復穩固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