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二季度GDP增速7.5%,較一季度的7.7%有所趨緩,但作為中國經濟較為活躍的群體,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的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較一季度微幅提升,顯示二季度整體經營狀況尚可。不過,剔除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板塊后,多數上市公司隻能說仍維持“弱復蘇”水平。
剔除金融板塊 業績微增
截至8月29日,兩市共有2276家上市公司發布2013年上半年財務數據,據統計,這些公司1至6月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7819億元,同比增長8.32%﹔淨利潤8265億元,同比上升10.57%。與此相比,一季度,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10.27%,營收增長7.83%。這意味著,盡管二季度宏觀經濟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放緩,但截至目前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群體在二季度經營狀況尚算平穩。
而再向前追溯,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下滑1.5%,去年全年業績則勉強持平(剔除金融板塊后下滑13%)。今年以來的數據,雖好於2012年,但與2011、2010年數據相比仍遜色不少,顯示“弱復蘇”格局仍在延續,這也符合目前“調結構”的宏觀趨勢。
此外,若剔除金融板塊和“兩桶油”,其余上市公司業績增幅黯然“失色”。223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597億元,淨利潤為2971.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9%、3.16%。這一情況與今年一季度相似。一季度,剔除金融板塊后,其余公司整體業績增幅為3.23%。可見,金融類公司依舊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起到了支撐作用。
虧損公司比例仍較高
雖然整體業績增長,但就具體上市公司而言,虧損面仍比較大,顯示多數企業在當前的處境並不盡如人意。據統計,在目前的2276家公司中,有1970家盈利,306家虧損,虧損比例13.44%,雖然較今年一季度的16.62%有所降低,但還是與去年同期(總體業績下滑時)13.94%的虧損面處在同一水平。此外,盈利增長公司比重依舊較低,目前1926家盈利公司中,1058家公司同比業績增長,佔比54.93%。
而作為觀察運營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窗口——上市公司毛利率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非金融類公司的毛利率為18.7%,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了0.22個百分點。縱向來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毛利率在自2010年至2012年,呈持續下滑態勢。上半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雖有增長,但同時因降價去庫存、人力資源資本上升等因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收入增長的效應。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卻節節攀升。可比口徑顯示,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同比增長16.56%。雖然其中部分來源於控股型公司,不過還是能反映出對外投資等非主業收入,日益成為上市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
分行業來看,在22大類行業中,8類行業的淨利下滑,其余14類行業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公用事業行業內的電力股淨利上升幅度驚人,帶動行業整體同比增長140%﹔而以科技股居多的電子、信息服務與信息設備三大類行業上半年淨利分別同比增長42.44%、23.72%與14.01%﹔上半年汽車市場銷售情況超預期,也帶動“交運設備”行業淨利同比上升27.33%。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處於宏觀調控政策高壓之下的地產行業利潤情況也較為樂觀,行業上半年實現淨利327.71億元,同比增長32.09%。在序列另一端的則是有色、鋼鐵、煤炭等傳統周期行業,他們淨利分別同比下滑52.21%、25.31%和32.27%,由於這些行業的體量較大,直接拉低了整體業績水平。
(上海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