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房價上漲源自對財富貯藏無法遏制

項崢

2013年10月09日07:51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熱點觀察】房價上漲源自對財富貯藏無法遏制

  在一個明顯遠離合理價格區間上購房,風險也大。日本女星山口百惠20多年前在房價最高時貸款買的房,至今還在還房貸。

  項崢

  我國房地產市場自1998年房改后華麗轉身,已經持續集聚了近15年的人氣。伴隨著住房交易價格的屢創新高,房價上漲似乎已經沒有了天花板。隻要人們的想象足夠豐富,天價商品房好像也能落地生根。

  推動住房交易價格上漲,除了城鎮化進程催生的強勁住房需求、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的高度依賴之外,還源於人們內在的對財富貯藏無法遏制的內心需求。

  農耕社會傳統賦予了人們強烈的置業情結。在農耕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在我國幾千年動蕩變化的滄桑歲月中,朝代更替中始終不變的是良田千畝。司馬遷在《史記》中曾提到“以末致財,用本守之”,也就是說商人賺得的錢財,可以通過投資於“本業”,即農業來保存。現代社會,雖然依靠農業致富的機會大幅減少,但人多地少導致的稀缺土地,成為財富貯藏的最好選擇。實踐也証明,相比黃金等貴重金屬的價格漲跌,房產價值的相對穩定性更能滿足富裕人群對財富貯藏的內心渴望。

  巨大的財富貯藏需求釋放出樓市持續而強烈的購置動力。改革開放后,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壯大至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財富也在民眾中高度聚集。這些財富,除了通過貨幣、股權等形式保存外,還需要以其他形式貯藏,而房產無疑是當下中國最好的選擇。

  以貨幣形式貯藏財富,需要忍受通貨膨脹帶來的貶值壓力。從日本、韓國的情況可以看出,單位流通貨幣的實際價值大幅下降。過去幾百日元可以購買很多商品,而如今隻能買一塊面包。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民幣單位價值顯著下降也給予了人們切身體會。分幣幾乎已經不在市面流通,同樣商品價格過去30多年來大概有幾十倍、上百倍的提升。

  以股權形式貯藏財富,相對貨幣更能跟隨宏觀經濟運行脈絡,但上市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表明了股權投資存在較高的持有風險。特別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足,派發股息過低,造成股票價格波動太大,並不符合人們對財富貯藏的穩定要求。

  而投資於房產,雖然隻有70年產權,但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沒有房產持有稅,價格跟隨通貨膨脹變動,是當前中國較為理想的財富貯藏形式。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部分人群明明不缺少住房,還是想方設法購置房產。

  盡管如此,仍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房地產市場運行的風險。過去,台北房地產市場和時下北京、上海等地一樣,經歷過快速上漲的階段。但隨著台灣地區經濟增速回落,房地產價格也大幅回落並穩定在一個相對合理區間。東京房價演變也大體如此。在一個明顯遠離合理基礎上購買的商品住房,可能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財富貯藏形式。日本女星山口百惠夫婦上世紀80年代在東京房價最高時貸款購入房產,據其新書透露,至今還在還房貸。

  因此,要綜合權衡財富貯藏的形式,理性選擇購置房產時機。對政策調控的啟示是,要進一步拓寬居民的投資渠道,保持宏觀經濟金融穩定,全力防范通貨膨脹風險﹔同時,要適時開征房產稅,增加房產持有成本﹔對持有三套房、四套房的業主,要大幅提高房屋持有成本,有效遏制房地產投資投機,促使房地產市場理性回歸。

 

(責編:李海霞、聶叢笑)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