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公積金無法破解住房融資難 誰來補位?

2013年11月22日14:4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賀霞 薛白)12日落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而如何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的方向近日引發社會討論。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董小君認為,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可往兩大方向進行探索:一是回歸政策性金融本質,二是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務體系。董小君表示,我國目前缺乏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作用沒有完全體現,低收入家庭住房融資十分困難。

此前,業內已有政策性銀行向商業化轉型的范例,例如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開發性金融”機構。所謂“開發性金融”,是實現政府發展目標、彌補體制落后和市場失靈,有助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增強競爭力的一種金融形式。近日,中國銀監會批復,明確國家開發銀行2015年底之前發行的金融債券風險權重為0%,直至債券到期,並視同政策性金融債處理。這是自2008年國開行商業化改革之后,債信政策連續第四次延續。業內專家普遍表示,銀監會對國開行債信的批復體現了政府對開發性金融機構的重視,符合國際通行做法、貼合我國金融市場基本情況,

為何要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董小君認為,國務院提出要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有兩層含義,一是政策性金融機構要有合理定位。二是要健全政策性金融服務體系。

關於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定位,董小君指出,目前,發達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更多地體現公益性和公平性原則,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業、住房、中小企業等﹔而發展中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更多地體現開發性和公共性原則,服務領域和對象更為廣泛。2007年我國政策性銀行商業化轉軌后,在准公共品尤其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中,由於政策性金融的退出,大量政策性業務要麼由地方財政承擔,要麼由商業性金融負擔。由地方財政承擔,不可避免產生土地財政問題,加大了地方債務風險﹔由商業性金融承擔,既增加了城市建設融資成本,也增加了商業銀行風險。政策性金融作為介於財政資金直接投入與商業性資金融通之間的資金融通方式,政府依托國家信用支持,調動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起著“四兩撥千斤”的乘數效應。

在健全政策性金融服務體系方面。董小君認為,目前,國際上政策性金融機構有四類: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但我國隻有前三類。

董小君表示,目前各國普遍在商業性住房金融外,實行公共住房政策和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如美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和政府國民抵押協會、日本住房金融公庫、法國土地信貸銀行、韓國住房銀行、加拿大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等。當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作用沒有完全體現,低收入家庭住房融資十分困難。為了改變目前以商業銀行為主的局面, 我國應該建立專門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 並以此為主體解決普通消費者的住房金融需求,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

(責編:薛白、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