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今天召開“熱電聯產企業生產交流會”,針對冬季供熱連年虧損問題提出多項政策建議。
在會議上很多熱電企業反映,近來隨著煤炭價格大幅度下降,居民對於冬季供暖的價格提出了很多質疑,稱煤炭價格下降為什麼供暖價格不下降呢?有些矛頭直指熱電聯產的供熱的企業。
但這些企業反映稱,實際上企業常年處於虧損狀態。一家內蒙古的發電公司說,公司從2004年成立到今年10月,由於供熱業務累計虧損達44億元,每年的虧損達到4億元。而且熱電企業發出的熱量隻能直接交給當地市政府供熱公司,再由供熱公司的各個供熱站向居民去分散銷售熱量,因此售價遠遠低於生產熱電成本。
中電聯也表示,目前的供熱企業進入冬季,為了保証供熱,大幅度降低了發電量產出。為了保障供熱,在發電生產上也進一步虧損。因此建議在市場煤、漲價水和計劃熱的階段下,國家以及各地市應該分別根據各區域的政策進行價格指導,定期根據電煤的價格、水價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來分別核算供熱的成本。
此外,會議的一個焦點是各地紛紛推出煤改氣。由於很多地方出於環保的考慮,供熱現在已經由燃煤機組改成了天然氣機組。但是目前由於天然氣價格不斷地上漲,而且天然氣的供給保証安全性相對來說沒有保証,很多企業也並不願意,因為價格非常高,原本燃煤供熱就虧損的情況下,改成天然氣供熱以后虧算是進一步的增大。
另外,中電聯指出,由於現在所有燃煤電廠都加裝了脫硫脫銷儀器的環保裝置,目前從技術上來說完全能達到燃煤機組的排放標准,因此目前用天然氣對於空氣排放情況好了,但是對於供熱的成本並不合算。天然氣的價格高於煤炭,這樣供熱成本將會大大高於現在的燃煤,將會直接導致下一步供熱價格的上漲。(記者費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