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西南交大“學神”堅持8年6點半起床3年斬獲33獎項

2014年05月31日10:38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西南交大“學神”堅持8年6點半起床3年斬獲33獎項

  5月27日,西南交大男生宿舍,有學霸之稱的大三學生劉紅星、李進龍、袁帥、劉衛鬆。

  袁帥

  劉紅星

  劉衛鬆

  3年斬獲33個獎項,獎學金拿到手軟,大家都說,李進龍已經成為“學神”。3年來,做志願者的時間超過1000個小時,劉紅星被評為“風尚之星”。

  隻要參加科創競賽,大小都能拿獎,選修音樂系課程,寫50多首歌曲,愛好廣泛愛鑽研的袁帥被評為“科創之星”。

  喜歡網球,喜歡游歷各地,嘗試做基金投資,劉衛鬆拿到了兩封世界500強企業高層的推薦信。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菲菲王矜實習生張昕煜攝影劉陳平@華西都市報:高考即將來臨,將會有一批新鮮面孔進入大學校門。而來自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的大三學生——李進龍、袁帥、劉紅星、劉衛鬆,用自己的行動向這些學弟學妹展示,大學應該怎麼度過。

  李進龍、袁帥、劉紅星、劉衛鬆,4人都是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的大三學生,並且住在同一寢室,在西南交通大學,這個21棟1007寢室像是神話般的存在。4人在大學生活軌跡並非完全相同,或者說,他們的生活代表著大學不同學生的狀態,有人專於學習,有人樂於公益,有人擅長科創,有人喜歡實踐,但同樣的,他們都在為自己的青春奮斗。

  “學神”李進龍

  堅持8年6點半起床3年斬獲33個獎項

  走進天佑齋21棟1007寢室,左手邊就是李進龍的床鋪,碩大的“信心”二字貼在他的書桌前,在採訪的間隙,他還在桌子上鋪起一張圖紙,跟同學討論交通工程問題。隔壁床的兄弟劉紅星說,學霸已經不能形容李進龍了,他是學神。

  的確,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1點半准時上床休息,這是李進龍從初中就保持的習慣,到現在已經8年了。李進龍說,他的大學生活,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去上自習,做科研,偶爾去運動一下。他上課有個習慣,堅決不摸手機,坐前排跟老師交流,把問題在課堂上解決。大二上學期,他以專業第2名的成績,轉入該校的專門培養拔尖人才的茅以升班,並在班中始終保持著第一的成績。李進龍粗略統計了一下,國家勵志獎學金、交通科技大賽、創業大賽……他大學三年期間,拿到了約33個獎項,發表了5篇學術論文,參與了5項科研項目。

  今年暑假,李進龍參與發明的“智能火車鞋”項目,將到美國或者中國台灣參加國際比賽。李進龍介紹說,火車進站后,被留在站台上的車廂的車輪前,都會被穿上防滑的“鐵鞋”,防止被車廂滑動發生危險。目前,火車站用的“鐵鞋”都是人工放置,需要工作人員不斷檢查是否被移動,李進龍和他的團隊發明的“智能火車鞋”,利用電子模塊發射信號,一旦鐵鞋發生移動,總控室的電腦就立即發出警告,這極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同其他的智能火車防滑鞋相比,他們的耗電量非常小,一塊專用電池可以用3年時間。目前,他們的核心技術正在申請專利。

  “公益達人”劉紅星:

  業余都在做公益志願時間超1000小時

  李進龍的隔壁床是劉紅星,坐在書桌前的兩人背對背,這似乎也是他們大學生活的寫照,跟李進龍不同的是,劉紅星的業余生活則全部奉獻給了公益事業。大一時,他加入了志願者組織,雲南、北川、敬老院、留守兒童、愛心學校,他說,假期、周末,隻要自己有時間,就一定會去做志願者。在不久之前學院的“交運之星”評選中,他被評為“風尚之星”。

  2012年暑假,劉紅星帶了一隊人到北川縣城做志願者,“那裡一些老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平常生活會很負擔,我們就去陪他們聊聊天。”劉紅星說,在北川的幾天中,志願者們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回去休息,走進社區,組織老人們開茶話晚會,組織留守兒童上暑期課程。“條件很辛苦,中午就隻能靠方便面或面包過活。”大學3年,劉紅星做志願者的時間超過了1000個小時。“我從中感受到了服務他人的快樂和內心的滿足。”

  不過,不要以為劉紅星的成績就不好了,獎學金他幾乎年年不拉地拿,科創競賽也獲過不少獎項,這不,他參與發明的“CPU廢熱循環利用裝置”,能把電腦產生的廢熱轉化成電能,從而帶動電腦風扇或給手機充電,此項裝置目前也正在申請專利。

  “科創達人”袁帥:

  科創競賽獲獎達人旁聽音樂課寫50多首歌曲

  袁帥的作息跟同寢室的同學完全相反,他是“晝伏夜出”,白天幾乎要睡到中午才起床,晚上要凌晨兩三點睡覺,甚至熬通宵。對此,他說,搞發明、搞創作需要安靜的環境,晚上才行。

  是的,袁帥是該校交運學院的“科創之星”,他參加過20多次科創方面的競賽,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大小小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這不,最近的一次是“城市井蓋丟失自動警示報警系統”。在他參與設計的這個系統中,井蓋丟失后,井蓋下面警示裝置自動彈起,提醒路人注意安全,同時,報警裝置自動向系統平台發出報警信號。在袁帥的科創競賽作品中,經常會遇到計算機編程,這都是他自學學會的,大一,他覺得計算機的C語言對專業有用,便買了一大摞的專業書籍,對著書自學成才。

  不過,袁帥也是學院出了名的音樂才子,會吉他、電子琴、鋼琴、架子鼓,大二時到選修音樂系專業課,跟著大一的聽《基礎樂理》,跟著大二的聽《合唱指揮》,跟著大三的學《曲式及作品分析》,跟著大四的學《配器常識》,還自己琢磨著用音樂編輯軟件,寫了50多首曲子,流行、古典、交響各種類型都有。

  “實踐達人”劉衛鬆:

  自己做基金投資拿到500強高層推薦信

  “其實我不喜歡當學霸,在保証成績較好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多參加活動。”劉衛鬆這樣說道,他的專業課的成績並不差,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也會參加些競賽,但他更多的時間,則是到處游學、實踐,參加社會活動。劉衛鬆喜歡網球,他每周定期去參加訓練,還曾參加過四川省的網球聯賽,他英語口語很好,大一時參加游學項目到美國游學了1個月,大三的寒假,則自己自學金融知識,到中國香港參加崗位實習。

  大三寒假,劉衛鬆通過面試,進入到位於中國香港的富通保險公司做實習生。作為一個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生,為了能夠進入到這個金融公司實習,劉衛鬆提前查閱了不少資料,還在網上看了金融學的課程,了解股票、基金、信托、理財等方面的知識,他甚至還研究了下港股市場。“因為我爸媽是做這些的,所以我還是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劉衛鬆以頗為專業的姿態,在同去的實習生中脫穎而出,受到高層青睞,拿到了兩封500強高層的推薦信。

  這不,回校之后,劉衛鬆自己拿了幾千塊錢,在做基金投資。“我剛開始,還不是很會,先慢慢摸索一下。”同題問答

  家庭對自己有何影響?

  李進龍: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從小爸爸就教我要自立自強,大學期間,靠著獎助學金和兼職收入,實現了經濟獨立。

  劉紅星:我家是教育世家,爸媽對我的啟蒙教育,一定要待人和善,處事嚴謹。

  袁帥:我爸爸是工程師,教育我的方式也比較民主和自由,這就讓我很有主見,能夠有自己的想法。

  劉衛鬆:我看著我爸媽如何奮斗一步步走向成功,這讓我知道,不論遇到什麼事情,一定不能怨天尤人,要努力的去改變。

  大學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進龍:學習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要平衡好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

  劉紅星:多參加校園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袁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為之努力。

  劉衛鬆:拓展眼界,豐富自己。

(責編:楊迪、劉然)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