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道外媒稱,在陳昌忠(音)曾經工作生活的那個佛羅倫薩郊外紡織廠裡,沒有安裝火災警報器。2013年12月1日凌晨,他被灼熱的火焰烤醒,整個工廠已經成為了一個火焰翻騰的迷宮。陳昌忠拼命飛奔,終於跑了出來,成為這起火災中的唯一幸存者。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0月26日報道,在普拉托特雷薩服裝廠的這起大火中,7人遇難。位於托斯卡納地區的普拉托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紡織業重鎮,近年來大批中國人在這裡開店辦廠。
報道稱,這起火災是人們記憶中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事故,從某些方面而言象征了隨著中國移民的涌入而在當地興旺發展的黑色經濟。廠商為了追求利益而罔顧安全,人們終於了解,這裡生產的廉價服裝背后的血淚成本。
2013年12月1日的致命火災促使當地政府再次加強執法。2014年9月,有關方面展開針對服裝工廠的大規模檢查。同時,中國駐佛羅倫薩領事館也召集超過400名商家,討論採取更為嚴格的安全措施。
目前,五人因此事而被控犯下殺人罪,頗為不同尋常的是,其中包括兩名意大利人,他們是失火建筑的業主。檢方指控他們沒有採取最基本的安全措施,比如安裝火災警報器和提供足夠滅火設施。而辯方律師則為被告作無罪辯護。
非法移民勞工成為競爭優勢
報道稱,多年來,成千上萬名中國移民偷渡前往意大利,在當地打工賺錢。而在他們工作的工廠裡,往往沒有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和設備。通過逃稅和雇佣廉價非法勞工,黑心紡織廠主們獲得了其他人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
據稱超過4萬名中國人居住在普拉托,其中1.5萬人為非法居留。這裡是歐洲范圍內中國人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移民開始做生意,並創造出一種外包模式:出口到意大利的並非商品,而是整套中國模式。
特雷薩服裝廠就是這裡數千家中國廠商中的一個代表。他們建立了被稱為“快速時裝”的模式,利用靠近主要市場歐洲的地理優勢,以及“意大利制造”的品牌效應。而事實上,這些服裝是在意大利的中國工廠裡,由中國工人們縫制的。
批評者表示,這帶來了一種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無視規章的文化。而正是憑借這種思維,中國廠商才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安然生存下來。
地區警長萊奧尼表示,執法機關在過去六年半裡對超過1900家中國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其中909家因為違反安全和勞工條例而被關閉。受到處罰的廠主完全不屑於處理這些問題,他們寧願再開一家新工廠。
每小時工資:2歐元到3歐元
檢察官稱,發生致命火災事故的特雷薩服裝廠裡,唯一一條逃生通道被上噸重的易燃紡織品堵塞。但辯方律師否認這一指控。
報道稱,工人們住在工廠裡,這本身就違反法律。而根據法庭文件,陳昌忠每天工作13到17個小時,每小時工資隻有2到3歐元,不及意大利法定最低工資的零頭。他和其他五名工人都是非法移民。在起火當天,他們一直工作到將近凌晨兩點。
檢方表示,這起死亡事故本可避免。當局花費了數月時間,以証實名為林友蘭(音)的女子是否是這家工廠的實際老板,而名義上的廠主只是一個幌子。中國企業經常迅速開張,不久之后又關門大吉,以逃避檢查。檢方認為,特雷薩服裝廠是林友蘭在同一幢建筑內運營的第四家企業。
林友蘭的辯護律師贊諾比尼則表示,林友蘭只是特雷薩服裝廠的一名雇員,從未擁有過任何注冊在這個地址的企業。火災發生后,林友蘭向每位死者的家庭捐助了90萬元人民幣。按照贊諾比尼的說法,這些捐款是出於道義責任,而非試圖影響審判。
在圍繞費用問題而爭執數月之后,6月的第三個周六,遇難者的葬禮終於進行。志願者為驕陽下的出席者提供飲水解渴。
陳昌忠站在一塊破損的草皮上旁聽葬禮。一道顯眼的傷疤從他的大拇指一直延伸到左臂,這是逃脫火海留下的印跡。在聽到中國總領事要求廠主提高工廠安全標准時,陳昌忠說道:“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深刻反省,汲取這些血的教訓。”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俄一家木材廠發生火災4名中國員工遇難 新華社發(逯鳳勤攝)
【延伸閱讀】外媒:中企收購澳大利亞奶牛場 計劃用中國工人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外媒稱,《澳大利亞人報》9月17日報道說,尋求新的奶源的中國牛奶公司正購買澳大利亞的乳牛場,打算把中國工人帶到澳大利亞作農場員工。
據德新社9月17日電,寧波牛奶集團已斥資1500萬澳元(約合1360萬美元)收購和改造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普斯蘭地區的3家農場。
該報援引寧波牛奶公司董事長張銀沖的話說,在澳大利亞,因為有很多可以養奶牛的草場,所以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中國,幾乎沒有農場可用於擴張。
他說,中國的消費者認為澳大利亞的牛奶質量高,而且安全。
報道說,寧波牛奶集團表示,公司的目標是每天生產10萬升牛奶,然后從墨爾本和悉尼運送到中國。
不過,為了獲得效益,而且更快速地實現這一目標,公司說需要把中國工人帶到澳大利亞農場工作、開設新的加工廠並打破官僚的繁文縟節。
寧波牛奶集團副總裁王先生說,澳大利亞的勞動力成本很貴,比中國國內高出3倍多,牛奶價格卻較低,使得經營農場很難有利可圖。他說:“我們發現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我們自己的工人帶到澳大利亞,加工我們自己生產的牛奶,然后出口到中國。”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出口市場,中國是澳大利亞房地產等市場最大的海外投資者。
報道稱,澳大利亞政府和中國政府預計今年年底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編譯/宋彩萍)
(2014-09-17 17:12:00)
【延伸閱讀】34名中國工人在菲律賓面臨非法採礦指控原標題:34名中國工人在菲面臨非法採礦指控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穎):近日,菲律賓展開聯合行動調查非法採礦,繼8月1日18名中國工人在菲律賓卡加延省海岸線因涉嫌從事非法採黑砂而遭拘捕后,8月3日又有16名中國工人在南伊羅戈省被查。菲律賓司法部長德利馬稱,這34名中國人將被以非法採礦罪名起訴。
8月1日,在菲律賓政府進行的非法採礦聯合調查行動中,18名中國工人在菲律賓卡加延省因涉嫌從事非法採黑砂活動而遭到拘捕。這些中國工人為一家名為“華夏貿易和礦業”的公司工作,被捕時正在海邊非法開採黑砂。
菲律賓國家調查局的律師稱,他們當中的15人沒有証件或者工作准証。菲律賓司法部長德利馬5日表示,除非法開採黑砂外,這些中國人也會因未能出示合法工作簽証而受到其他指控。目前這18名中國工人已被移交至移民局。
隨后在8月3日南伊羅戈省的調查行動中,菲律賓礦產地理局和司法部披露另外16名來自洪澤礦業公司的中國工人也因非法開採黑砂而面臨起訴。據菲律賓媒體報道,他們中的13人持有工作准証,而另外3人則持臨時簽証。
目前,菲律賓方面已經發出停工令,禁止華夏貿易和礦業公司非法開採黑砂。此外,執法人員還沒收其採礦設備,並准備對華夏貿易和礦業公司提出控告。
(2013-08-06 17:15:22)
【延伸閱讀】韓大橋坍塌中國工人2死1傷 警方調查市長赴現場
視頻:韓國首爾一大橋坍塌 致兩人死亡來源:中央電視台
韓國首爾市漢江傍花大橋匝道施工現場30日發生重型建筑裝備倒塌事故。(韓聯社)
韓國首爾市漢江傍花大橋匝道施工現場30日發生重型建筑裝備倒塌事故。(韓聯社)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首爾市漢江傍花大橋匝道施工現場30日發生重型建筑裝備倒塌事故,造成2名中國工人死亡,1人重傷。
據報道,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30日下午1點8分左右,地點在首爾江西區傍花大橋南端,大橋倒塌后,3名中國工人被埋在廢墟下。
50多歲的崔某、許某等2名工地工人死亡,同樣來自中國59歲的金某受傷,被送往醫院。
警方和消防當局在現場察看情況后,立即約談施工公司有關負責人,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事故發生后,首爾市市長朴元淳等首爾市政府有關人士趕赴現場。
(2013-07-30 14: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