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徐雋)11月6日,我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履行法定職責,這標志著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部署的司法體制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新成立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內設4個審判庭和技術調查室、法警隊兩個司法輔助機構以及1個綜合行政機構,集中管轄原由北京市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安鳳德介紹,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的第一審案件范圍包括: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類民事和行政案件﹔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涉及著作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民事案件。上訴法院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此外,該院還專屬管轄第一審授權確權類案件,以及北京市基層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判決、裁定提起的上訴案件。
據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王闖透露,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組建工作有序推進,將於今年底挂牌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