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徹底聯通此岸與彼岸,才能讓“太平洋時代”名副其實
1989年,就在冷戰陰雲開始散去、人們紛紛談論兩極世界解體時,一個新生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堪培拉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時光荏苒,這個當初被許多媒體搞不懂的縮寫“APEC”,已經成為潤滑和撬動世界合作的重要機制。
APEC至今秉承“軟概念”和“非正式”等傳統,在一種“說好了不許急”“什麼點子都可以出”的開放氛圍中,找出了不少解決世界新問題的方法。探索這樣的合作方式,與中國多年來所提倡的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等世界理念高度契合。可以說,自從中國加入APEC之后,亞太經濟圈中的許多問題,才真正開始在全局的高度探討,並融入更多東方的智慧、催生更多務實的舉措。如今,在這個擁有28億人口、經濟總量和貿易額都佔到全球半壁江山的合作體中,中國不僅成為“引擎中的引擎”,更在聯通太平洋沿岸、對接新興與發達經濟體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樞紐作用。
APEC也對中國影響巨大。迄今,APEC成員經濟體平均關稅已從1989年的17%降至2011年的5.7%,2007—2010年成員經濟體之間交易成本降低了5%。百姓身邊越來越便宜的熱帶水果、不斷豐富的國外化妝品、不斷降低的中外企業合作成本、不斷增多的融資選擇,都是中國積極融入亞太經濟圈實實在在的收益。更重要的是,13年前首次主辦APEC峰會時,我們還在努力加入世貿組織﹔13年后,當APEC再返中國,我們發現,中國已經越來越熟悉亞太經濟圈的優勢和弊端,越來越熟練地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
有人說,當APEC與中國相遇,才產生了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仔細觀察,北京APEC才開始預熱,就有相關發言人透露,最具未來性的亞太自貿區提議,已經獲得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而會上將要討論的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等,也都是具有廣泛共識、亟須落實的重點議題。北京APEC積極設置的這些“主場話題”,與其說是體現了中國對世界未來的設想,不如說合作體內所有成員國的眾望所歸。馬來西亞前總理政治秘書胡逸山指出,身為主辦國,中國如果能夠把APEC任重道遠的宗旨具體化,發揮“實干興域”的角色,亞太的前景將會無限光明。
北京APEC將主題定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可謂扣住了時代的脈搏。近500年前,麥哲倫歷經千辛萬苦跨越的那個太平洋,今天早已輕鬆橫渡。橫亙在人們面前的,不再是難以跨越的海洋,而是意識形態的隔閡、經濟體系的陳舊、傳統利益的阻撓。從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創新理念,到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倡議,中國領導人所貢獻的中國智慧,正是為促進“伙伴”們同心同力,沖破這些障礙。
19世紀美國著名政治家西沃德最早提出了“太平洋時代”的概念:古代文明史是在地中海沿岸繁榮起來的,現代文化興起於大西洋,未來文化則屬於太平洋。如果亞洲古老的傳統,與來自西方的不同傳統匯合,會形成最巨大的力量。美國曾以西沃德的概念為爭取對太平洋的統治權背書,而如今全世界都清楚,隻有徹底聯通此岸與彼岸,利用並且尊重太平洋區域內所有國家的發展,才能獲得最巨大的力量,讓“太平洋時代”名副其實。
加快聯動發展,本就是世界貿易發展史的強大慣性。是頂住這個慣性,還是借助慣性用力,結果迥異。從北京APEC遙遙看去,許多貨物正堆積在尚未開通的交通路線岔口,無數企業正翹首期盼更加開放平等的太平洋。而改變這一切,取決於參會領導人們在APEC最古老城市的最新決斷,更取決於為之行動的勇氣。
北京准備好了,你們准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