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第26屆部長級會議7日在北京開幕。當天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商務部政研室主任沈丹陽和有關專家針對此次會議的“全球價值鏈”議題進行了全面解讀。
沈丹陽說,在促進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合作方面,中方希望各方在APEC今年制訂的《亞太經合組織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亞太經合組織貿易增加值核算戰略框架》等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下,全面系統推進全球價值鏈政策和貿易核算領域的合作,將APEC建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世界范例。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林桂軍說:“APEC應該考慮什麼樣的政策有助於推動發展中經濟體主導全球價值鏈的生產貿易發展。”他強調,全球價值鏈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不僅在全球經濟體之間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加快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促進了資本、技術、管理技能和企業家的跨境流動,改變了南南、南北之間的貿易模式。林桂軍說,亞太地區是當代全球價值鏈的發源地和成長地。國際生產網絡的規模居全球之首,有世界最大的“總部經濟”體——美國和最大的“工廠經濟”體——中國。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重要中間產品的貿易規模是歐盟的1.8倍,成員間價值鏈依存度高。
林桂軍認為,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依然面臨多重挑戰。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缺少政府間的高層治理,貿易保護主義、自然災害、政治分歧隨時可能影響生產和貿易的穩定運行。其次,自由貿易區協定往往不能使協定成員與全球價值鏈保持一致。他強調,應該鼓勵更多的國家,包括亞太地區的發展中成員和原材料生產國,更多地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分工,為全球價值鏈成員升級轉型提供政策指導。目前,一些跡象顯示,亞太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出現減速的勢頭,伙伴之間的聯系較之前有所減弱。
林桂軍稱贊說,由中方倡導並獲得APEC所有成員一致通過的《促進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應運而生,顯得特別及時和有價值。接下來,亞太成員應當攜起手來,面對當前的挑戰。維護全球價值鏈的穩定,拓展全球價值鏈的范疇,進一步降低價值鏈成本,促進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一整套瞄准全球價值鏈改革的貿易政策支撐。
關於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楊翠紅說:“雖然中國貿易量的總體規模可觀,但是加工業在其中所佔有比重大。總體上來說,中國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她說,隨著國內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從出口中獲得的貿易增加值在增加。中國單位出口帶來的增加值一直在提升,這個趨勢今后可望繼續保持。她強調,對外貿易特別是加工貿易的發展,拉動了中國就業,也給貿易伙伴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雖然加工貿易單位出口對本國經濟的拉動作用較小,但是中國的總出口量大,加工貿易的積極作用不可小覷。
沈丹陽強調,APEC成員一致支持加強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合作。他說,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歷程,對於APEC的發展中的成員都有借鑒意義。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也是全球位置提升、優化貿易結構和改善投資的過程。這樣的合作,對單方成員有利,對區域有利,對全球都有利。(本報北京11月7日電 本報記者 李盛明 曹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