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中國快件量首次突破百億件 未擺脫增量不增收窘境

劉志強

2014年11月24日07: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快件量首次突破百億件 未擺脫增量不增收窘境

  “雙11”前夕,安徽合肥一快遞公司的員工挑燈夜戰分揀、整理快件。 楊曉原攝

  立冬已過,快遞業卻迎來了一年中最火的季節。一場“雙11”,電商賺得盆滿缽滿,快遞小哥也忙得不亦樂乎。

  在為豐收而喜悅的同時,快遞業也應冷靜審視不足:為何業務量噌噌上漲,利潤收入卻升得溫和?要做大蛋糕,哪些環節該重點發力?如何提高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想做到“高大上”,其實沒那麼容易。

  利潤如何更高?

  更加安全、准時,哪怕貴個三五毛,也能贏得消費者

  “雙11”前夕,申通快遞一則關於積極調節旺季價格的通知,吹皺了快遞市場一池春水。“漲價找死,不漲價等死。”面對旺季增量不增收的窘境,為了不致陷入虧損泥淖,申通也是“蠻拼的”。

  申通只是快遞業的縮影。近些年,快遞業利潤率並未像業務量那樣上升,乃至在逐漸走低。有統計顯示,我國快遞企業收入隻相當於外國同行的1/8甚至1/10。

  利潤被攤薄,很大程度上源自競爭者的增多。快遞市場日漸紅火,眼盯肥肉的資本越來越多。除“四通一達”、順豐、郵政速遞等十幾家大型企業外,市場上還有3000多家中小型企業參與競爭。而在日本和法國,主要快遞企業分別隻有5家和2家,行業集中度更高。

  “很多企業為了搶佔市場,不惜給出低於成本的價格。”在上海,中通快遞常務副總裁賴建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上海到北京的一單快件為例,攬件成本約0.8元,派送成本約1.5元,京滬兩地間運輸成本0.7元,再加上公司總部平台的運作和面單成本,總成本大致在6—8元之間。此外,同城快件的成本略低,也在5元左右。如此看來,一些企業拋出的“10元3票”“1000元包倉”難免不被疑作惡意競爭。

  打起“價格戰”,有快遞企業主動所為,也有電商抱團壓價的因素。目前,網上購物已貢獻了快遞業務量的一半以上,電商成了快遞行業最大“金主”。然而,網絡購物中的包郵方式,將快遞的選擇權交到了商戶手中,使其在與快遞企業的議價過程中天然地處於上風﹔若不包郵,一些電商還會從消費者支付的快遞費用中抽取利潤。賴建法透露,一些基層加盟點為了完成年任務量、繼續取得資質,也會對某些商戶採取“不賺錢、隻走量”的策略。

  那麼,漲價是否可行呢?今年8月,重慶市物價局認定,當地圓通、申通等6家快遞公司串通漲價,存在操縱市場價格行為。漲價被視作“壟斷”,這樣的劇情在福建廈門、湖南湘潭、浙江寧波等地也先后上演過。

  對於價格戰,圓通快遞總裁相峰倒是挺看得開:像電商、快遞這些行業,是高度市場化的,“不必對價格過於焦慮,更應該關注的是競爭環境是否公平。”也有企業認為,應當將網購交易選擇快遞的權利交到消費者手裡,“郵費和商品分開算錢,游戲規則才是合理的。”

  “短時間內,價格會對客戶更有吸引力,更有競爭優勢。但是市場早晚會注重品質,隻要快件更加安全、時效更有保障,哪怕一單貴個三毛五毛,也能贏得消費者青睞。”賴建法認為。

  盤子如何更大?

  “向下、向西、向外”,開拓中西部、農村及國際市場

  10月20日,我國年快件量首次突破百億件,正式闖入“百億時代”。對業務量的猛增勢頭,業界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正如順豐速運總裁王衛所言,100億件只是一個階段性小結,中國快遞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0億件會很快到來。

  明天,我們如何把盤子做大?除了繼續依托電子商務外,更重要的,是開拓新空間、新領域。按照國家郵政局所提的方向就是:向下、向西、向外。

  今年初,快遞下鄉工程啟動。目前,各主要快遞企業均在積極推進網點向西部和縣城、鄉鎮拓展,加快網絡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布設的鄉鎮網點已接近5萬個,鄉鎮覆蓋率超過30%,農村快遞業務量已經佔總量的10%。

  與向下、向西相比,向外的難度似乎更大,但蛋糕也更誘人。2014年,又被稱作“雙11”的跨境元年:天貓國際首次亮相,各大電商也紛紛打出“買全球、賣全球”的招牌。在“海淘”一族更關心能否方便地買到海外商品時,快遞業則更關注能從國際物流增量中分得多少羹?

  最近,記者在走訪了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部分企業后發現,無論是天貓國際這種主要從事進口的大型電商,還是孤品網絡這種以定制西服出口國外的小企業,其海外段物流都交由國際快遞企業。也有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利潤最高、技術與知識最為密集的高端國際快遞業務市場,80%的份額掌握在國際快遞公司手中。

  現狀不容樂觀,企業已在努力。東方航空旗下的東航物流,利用航班遍布全球的優勢,拿生鮮運輸練手,做起國際快遞。“智利的車厘子,從當地農場摘下后,搭乘東航航班,48小時內就可送達我國大城市居民家中。”東航物流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民告訴記者,航班上配備的溫度控制設備,還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水果的新鮮度。

  去年12月,中通快遞收購了俄速通20%的股權,開始涉足中俄跨境物流,他們還打算通過收購一家當地公司的方式,打入美國市場。“起步之初最為艱難。”賴建法表示,國際業務涉及海關通關問題,涉及在當地合法的經營權問題,再加上很多資源掌握在別人手上,開展起來並不容易。

  對此,菜鳥網絡表示,會充分給予快遞公司與海外商家對接的機會,讓其都能跟隨菜鳥網絡的國際化布局,開展海外倉儲、跨境轉運、海外自提等業務。

  信息化如何上台階?

  應用大數據進行預警,實現分揀環節自動化,推廣智能收件終端

  “以前一到旺季,為了保暢通、防爆倉,就會多配置些資源,但由於只是預估,難免准備不足。”“雙11”當晚,相峰坐在圓通快遞總部裡,顯得胸有成竹。如今,有了信息化和大數據幫忙,企業可以實時觀察攬收量、攬收速度變化、物流網絡節點壓力等情況,“安排攬件、調度車輛等就更加及時,更有針對性。”

  旺季到來,業務量陡升會讓快遞企業手足無措,而菜鳥網絡去年起推出的物流預警雷達,通過大量平台數據計算,預判消費者需求,分析貨品布局,預測最優化物流路徑,甚至可實現“訂單還未生成,包裹先行上路”。若出現過度繁忙的風險,菜鳥則會及時協調周邊快遞公司運力,並與商家聯動放緩攬收發運節奏。

  對快遞企業來說,信息化、自動化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以機器換人為例,賴建法介紹,一天操作20萬件快件,美國的快遞企業一般需要80人—100人,而目前在中國則要400人﹔若每人每年的工資以平均5萬元計,用人成本就要多出1500萬元﹔而如果投入幾千萬元添置自動化設備,成本可能3年就能收回,“考慮到我國勞動力越來越貴,一次性的設備投入顯然更為劃算。”

  目前,我國快遞業的轉運分撥環節才剛實現半自動化。在圓通快遞上海轉運中心,綜合部經理易超對記者示意道,快件貨物進入車間后,一直在傳送帶上自動運輸,不用工人搬來搬去,但是識別和分揀仍然需要人工,而且是至少有5年經驗的熟練工人。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先進企業已經實現全自動化,除裝卸超常規快件外,很少在作業場地看到人。

  在分揀環節,快遞“新軍”百世匯通已嘗試“智能識別”。他們研發的“末端風暴分揀技術”,通過分析數億條歷史數據,可自動建立送件地址與派送網點的關聯,分揀人員隻需掃描條碼就可將快件分至正確的網點。據介紹,其准確率可由全人工的80%提高到99%以上。

  在終端投遞環節,替代人工上門、效率更高的智能快件箱也在逐步鋪開。在浙江杭州,郵政部門在一些學校、社區,推廣了可供多家快遞公司共同使用的“E郵站”。快遞員將快件鎖進快件箱后,機器就會自動向用戶手機發送取件的驗証碼。圓通快遞員周林峰說,有了快件箱,一天派送100多件快遞的時間比原來的六七個小時,減少了半小時。“收快遞的時間由用戶靈活掌握,快遞員的勞動強度也減輕了。”劉志強

(責編:楊曦、楊迪)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