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被稱為國家的名片。它是由世界各國郵政部門發行的、印有面值的郵資憑証。新中國成立65年以來,我國每年發行一、二十套各類郵票,近幾年則達到三十套以上。這些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郵票,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除了作為郵資憑証用於貼用信件包裹之外,還成為人們欣賞收藏的小型紙質藝術品。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類的溝通聯系逐步轉向電子通信,彼此寄遞實體郵件的數量明顯減少,郵票在通信領域裡的實用功能在弱化,但是,郵票依舊在不斷發行,因為它的審美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沒有消失,並且被越來越多的各階層人群所認識與接受。美麗的郵票,今天仍然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和青睞。
新中國郵票的題材十分豐富,涵蓋了政洽、經濟、軍事、外交、國際、科教、文化、歷史、自然和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瀏覽已經發行的新中國上千套郵票,猶如在65年風雷激蕩的長河中飽覽徜徉,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社會不斷發展變遷的律動,都歷歷在目﹔又像是穿越時光的隧道,回望歷史上那些不能忘懷的聖賢、名作和故事﹔又如同駕著一葉輕舟,漫游於神州的名山大川和世界各國的名勝古跡……這些美麗的小圖片,是那麼真切地向我們展示著現實、回放著往昔,確實不愧為一部類目齊全、簡明扼要,又微縮多樣、精美誘人的小型百科全書,它的作用和魅力,是任何虛擬的電子用品所不能代替的。
新中國郵票不僅內容宏闊多彩,而且在圖案設計和印刷制作方面也不斷提高和創新,尤其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中國郵票的印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如近年來發行的《唐詩三百首》、《宋詞》等郵票,均採用套票版張形式,將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數萬字微縮印制到郵票版張邊飾上,通過點讀筆,還能欣賞詩詞誦讀,再現一版郵票如同一本書的多媒體郵票風採。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創舉,是中國郵票設計制作與時俱進、不斷超越自我、持續攀登新高峰的生動例証。新近發行的《水果》郵票,又使用新型油墨,隻要輕抹票面,就可是聞到手指上淡淡的果香,恍若置身於陽光下大自然的水果園林裡,可以盡情享用新鮮空氣和陣陣芬芳,頓覺心曠神怡、充滿生機和愜意。
新科技的運用,給新中國郵票賦予盎然新意。然而,新中國郵票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則來自它的鮮明民族個性、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輝煌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中華民族創造了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為全世界的文明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郵票的設計制作,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融入了當代特征,也借鑒吸收了外國郵票設計制作的有益經驗與方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氣派和風格。新中國郵票貼近中國廣大群眾的心理、愛好與社會生活,連續發行了十二生肖、福祿壽禧、中華孝道、感恩母親、琴棋書畫等郵票,與人民大眾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關,深受大家喜愛。新中國郵票在圖案設計過程中,充分吸收借鑒中國古典藝術和民間藝術的精華,又洋溢著今天的時代氣息,為中國人民喜聞樂見、雅俗共賞﹔也形象地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了中國文明、中國進步、中國友誼和中國風採。新中國郵票,今天正在進一步發揮中國名片的獨特功能,成為溝通中外人民的心靈、締造中外人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
新中國郵票以其豐厚的內容和精美的藝術,吸引更多的中國百姓和外國友人,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好知己。新中國郵票未來的前景,將更加璀璨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