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郵發行計劃剛剛從網上公布,就紛紛在集郵愛好者之間傳開來,並受到他們的廣泛好評。從2015年新郵發行計劃看,突出了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了廣大集郵愛好者的願望,展示了華夏大國風范,無愧於“國家名片”美譽。
一、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郵票被廣大集郵愛好者形象地稱為“國家名片”,就因為世界各國集郵愛好者通過郵票的交換或購買,將自己國家的郵票如同名片傳遍到五洲四海﹔就因為郵票上的事物是國家意志的象征和體現。尤其改革開放后我國發行的郵票,將我國最優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紀念性的事物,經過精心設計,展現於郵票之上。“郵票是國家名片”已經成為我國集郵者的口頭語。
2015年新郵發行計劃在往年新郵格局的基礎上,著重強化了對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的展示。新郵計劃中反映的優秀傳統文化題材,都是古老中國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沉澱下來的最為燦爛、熠熠生輝的文化瑰寶。有數千年歷史的“生肖”文化和“年”文化、歷史久遠的“繪畫”文化、反映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節氣”文化、既有口口相傳又有文字記載的“詩歌”文化等等,都在2015年新郵選題中得到反映。“感恩父親”是“感恩母親”后又一套“孝道”文化題材郵票。中國古典文學是世界文學史中最為璀璨的篇章,而2015年新郵中就有“詩詞歌賦”、“中國古代文學家”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三套郵票反映中國傳統文學的內容。所有這些反映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的郵票,無不打有深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印記,登上“國家名片”當之無愧。
二、滿足集郵者的選題願望
“拜年”郵票曾經列入2014年發行計劃,后來因故取消。年俗文化,是中國大眾百姓長期形成傳統文化,具有悠久歷史,是一種十分接地氣的文化。可以說,“拜年”與每個中國老百姓息息相關。它與生肖文化雖有聯系,但卻不同,“拜年”是中國傳統春節中的重要內容。所以,新郵中再次列入發行計劃,是眾望所歸。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四大名著,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中國文學史上引以為豪的杰作。《三國演義》、《水滸傳》均已經以系列郵票方式予以發行,中國郵政雖然也曾發行過《西游記》、《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郵票,但都隻有一套郵票,顯得相當單薄,沒有能夠全面反映出作為名著的基本創作精神。因此,多年來,眾多集郵者紛紛撰文提出意見,希望能夠發行《紅樓夢》和《西游記》的系列郵票。繼2014年《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發行,2015年新郵又列入《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一)》。這無疑滿足了眾多郵迷多年來心中的期盼。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注定有難以計數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以作為郵票的選題登上“國家名片”。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成為許多地方招商引資的重要舉措。郵票首發式,是重要的文化活動,近年這類活動的舉辦相當踴躍。如果遇上本地的郵票選題,那更如盛大節日般的隆重。因此,各地都十分重視推薦、選送當地的郵票選題。繼2014年的《長江》之后,2015年的9枚大套《黃河》郵票隆重登場,將滿足沿河多個省市選題願望。在2015年的郵票發行計劃中,《錢塘江潮》、《瘦西湖》兩套也是許多郵迷翹首以盼的選題。
2015年新郵發行計劃上網后,從集郵者的反映看,這些選題貼近大眾百姓,符合民意,受到普遍好評。因為每年的郵票發行套數有限,來年的選題仍然值得期待。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從公布的2015年29套新郵計劃中,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選題約佔50%,可見分量之大。生肖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郵票選題。這已經成為我國郵票的必選題。《二十四節氣》第一組的發行計劃, 使許多郵迷驚喜有加。雖然,早先曾經發行過“二十四節氣”特種郵資片,但畢竟在郵票中沒有亮相。我國遠在春秋時代古人就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節氣,到秦漢之交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最早完整記載二十四節氣的是西漢時期編撰的《淮南子》一書。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后來全國各地普遍聯系當地實際靈活應用。它將一年中的天文、氣象、物候和農事聯系起來,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農事歷,是古代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至今在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指導意義。繼2013年《感恩母親》、2014年《中華孝道》之后,2015年的《感恩父親》,均為中華傳統孝文化的內容。中國民間二十四孝故事,流傳廣泛。這一題材,今后還可以進一步開拓。繼發行《關羽》、《諸葛亮》后,2015年發行的《包公》,整體考慮沿襲前兩套的2枚郵票加一枚小型張的格式。關羽的忠勇,諸葛亮的智慧,包公則以清廉形象示人。中國沒有老百姓不知道包公的,他的舞台形象深得人們喜愛。我國“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打老虎、拍蒼蠅,為民除害,老百姓拍手稱快。包公郵票的發行對廉政文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非常貼近。可以說,這套郵票的發行時機極佳。
鴛鴦是國際易危動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江西省婺源境內的鴛鴦湖是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但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對於鴛鴦的印象卻是愛情的象征。因為人們見到的鴛鴦都是出雙入對的。《鴛鴦》選題與中華民族的專一愛情觀相統一。
中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呀呀學語的兒童,都知道吟唱“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國詩歌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遺產。從幾千年前《詩經》開始,后來《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燦若星斗的眾多歷代著名作者留下無數光輝篇章。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在郵票上逐步予以展示,無疑是中國郵政順應民意的積極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某市調整小學語文課本古詩文問題的談話,不僅對於教育部門值得思考,對於一直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郵票發行部門來說,同樣值得認真思考。
除了上述選題外,2015年郵票選題中的“拜年”、“中國古代文學家”、“故宮博物院”、“執扇仕女圖”乃至“瘦西湖”等郵票的主題或圖案都將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予以表現。
瀏覽和收集這些郵票,中國的集郵愛好者無疑會產生自豪感﹔國外的集郵者則可以更多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增進友誼。
四、展示現代大國風范
中國是聯合國締造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力量。2015年是聯合國成立七十周年,特發行2枚紀念郵票。2015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國和俄羅斯等國都將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2015年的郵票發行計劃中有兩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題材,通過“國家名片”展示我國政府的維護二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立場。
《環境日》郵票,則顯示我國對於治理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美好家園的。
在“中國夢”系列郵票中,已經發行了《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2015年將發行這個系列中的《人民幸福》,4枚郵票加小全張的設計值得集郵愛好者期待。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致力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建設,並取得有目共睹的顯赫成績。2015年正值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國郵政都將分別發行紀念郵票。西藏和新疆的民族風情又一次展示於“國家名片”之上。
教育和科技是郵票選題中的重要內容。《人工合成牛胰島素50周年》郵票是對科技界的再次激勵。未來中國的科技將以更快的速度,以更顯著的成果出現在世界面前。中國郵政已經連續發行近10所高校的建校紀念郵票,2015年是天津大學建校120周年,按照慣例,仍將發行1枚一套的紀念郵票。如果將發行的各高校的紀念郵票收集到一起,中國名校風採就盡收眼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