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中國花數億修到獨龍江公路 隻因路盡頭住4000多人【2】

2015年03月25日07: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花數億修到獨龍江公路 隻因路盡頭住4000多人

  我們不是乞丐,不是來討錢的,我們是來看親戚的

  多年來,死在這條路上的,不光是累死的幾百頭騾馬,還有李金明的兩個哥哥。當過巫師、很有文化的二哥在修村口的路時掉下懸崖,死了。他的三哥,當馬幫跑運輸,死在路上。

  有人這樣記錄:在貢山縣城通往獨龍江的65公裡人馬驛道,騾馬和背運工像一條緩緩流動的的傳送帶,把冬春兩季半年之內的物資一斤一斤地運輸進去。在縣城幾角錢一斤的洋芋,到了獨龍江加上運費要合3元多。在那崎嶇的路上,每年都有摔死的騾馬尸骨在堆積……

  解放以來,政府直接間接用在獨龍族村民身上的經費,每人每年平均在25萬元,但獨龍江依然是中國最貧窮的地方。

  隻有修路!

  可為什麼修路,獨龍江才4000多人,搬出來不就完了嘛。這成了幾十年的老話題。

  獨龍江鄉老鄉長、貢山縣老縣長高德榮曾與專家辯了10年。他斥這種觀點是“屁話”:一個祖祖輩輩的民族聚集地,豈能隨便舍棄。

  一名地方官員說,若不是獨龍族人的世代固守,腳下這1994平方公裡的莽莽森林,97.3公裡的邊境線,也許早就成了無人之地、無主之地。一旦4000多人遷出,需要派駐多少邊防力量啊。

  現在的獨龍江鄉,即使最深處,有房屋的地方,屋頂上就插有紅色的國旗,在邊境地區,這等同於主權的宣示。盡管很多不識漢字、不會寫“主權”二字的獨龍族人,可能從未意識到他們與國土這個宏大概念的具體關聯。

  有環保人士說,修公路就要炸山,美麗的高黎貢山的原始生態會被破壞,“修獨龍江公路,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可村民們渴望路。鄉政府旁邊的柑橘挂果了,分到每戶人家,需要十天半月,最后果子都爛了。鄉裡傳達一個消息,半個月都遞不到話。

  1993年3月,國家終於決定要修從貢山縣城到獨龍江鄉的鄉級公路了。

  可路怎樣修,光勘測單位都換了好幾家,崇山峻嶺,每勘測1公裡,工作人員要走20公裡。施工條件艱苦,施工隊換了一茬又一茬,工程修修停停。

  6年后,投入一億多元的96公裡獨龍江公路終於修通。結束了最后一個民族不通公路的歷史。可這條路,差不多用了每公裡一個生命的代價。獨龍族人為修路,也有9個人葬身在路上。

  通車那天,絕大多數獨龍族人第一次見到了汽車,有老人摸著車燈,說眼睛又大又亮,還有人把酒澆在汽車頭上,割下青草獻在車頂上,敬奉這條“神龍”。

  通車10年的運輸量,比過去60年人背馬馱運輸的總量還大,但山體滑坡、岩石風化頻發,公路常常被阻斷。這條路通了14年也修了14年,而且半年封山的歷史仍然沒有改變。

  修路,還得修路!

  因為半年封山,貢山縣的兩會,隻能放在夏天開,被笑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兩會”。

  曾到北京數日蹲守財政部找錢修路的獨龍族人“老縣長”高德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每次上北京都隨身攜帶一張布質獨龍江鄉地圖,見到人就掏出來抖開,講個不停。

  他說,“中國那麼大,獨龍江那麼小,上面很難了解我們的情況”、“獨龍江大雪封山,但觀念不能封”。

  2003年兩會上,不足1米6、瘦小的高德榮對溫家寶說:“總理,請給我們修路,請來獨龍寨做客。”這個搶著發言的男人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當他隔年再次赴京參會時,不少人問他:“你們獨龍江的路修得怎麼樣了?”

  路修得不怎麼樣,連省委副書記也照攔不誤。

  2007年11月,雲南省委副書記李紀恆第一次進獨龍鄉就半途而廢了,當晚大雪封山,車隊陷在山頂的雪暴之中,隻能退回,山路磨壞了8個輪胎。

  當時的獨龍江鄉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7成村民還沒用上電,處於整鄉整族深度貧困狀態。后面的8年裡,李紀恆5次進獨龍鄉。

  終於又要修路、修隧道了。2010年開始,雲南對獨龍江鄉實施“整鄉推進、整村幫扶”,總投入10多億元。

  干了10多年扶貧工作的雲南省扶貧辦滬滇合作處處長牛濤,都記不清出入多少次獨龍鄉了。他說,光幫扶的材料就42公斤。

  為了找上海要資金、要技術,他一年出差上海17趟、常常就在機場過夜。可見了西裝革履的上海人,這個藏族漢子大聲說:“我們不是乞丐,不是來討錢的,我們是來看親戚的,獨龍族不是你們同胞嗎?”

  剛剛貫通的隧道成了孩子的生命線

  當24歲的武警新兵劉強聽說要去獨龍鄉修隧道時,他還是第一次聽說“獨龍族”三個字。他百度了一下。

  可現實遠比百度出來的復雜。他一待就是4年,感覺在獨龍江就像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幾十年前。

  現實的隧道24小時在作業,不停地冒出問題。第一個“攔路虎”就是隧道“開口”,83米厚冰磧堆積體沙層,涌水便成流沙,一挖掘就會瞬間坍塌。光“開口”,就開了半年。

  施工中,常有一兩噸的大石頭落下,瞬間把機器壓成“變形金剛”。一次山體突發大破裂,100多萬方的塌方瞬間傾瀉而下,厚達4.5米。

  隧道內涌水量大,“最大時相當於10個標准游泳池,工人們都要穿雨衣作業”。

  冬天,混凝土隻有在5攝氏度以上才能凝固,冷得發抖的工人不得不燒鍋爐給混凝土循環加熱。

  還有一次大雪崩,吞沒了整個廚房,差五六米就要掩埋整個營地。

  在這個東北小伙眼裡,這裡比老家還冷,晚上要蓋兩床被子,還得蒙著頭,不然就變成“聖誕老人”。

  因為封山半年,“大白菜不是一棵一棵地吃,而是剝開一棵,一層一層地吃”。因為長期吃不到新鮮蔬菜,很多人出現頭發脫落、指甲翻卷、牙齒鬆動等高原病症。

  封山期,有人病了,部隊派了直升飛機,可因為連日天氣不好,飛機數次不能降落,所幸這位病人自愈。

  更難熬的是心裡的“空”。官兵們第一年養了5頭豬,豬感冒了,就給豬烤火。還有人養了狗,半夜,那隻狗舔了哪個戰士的臉,就會被認為是“最幸福的人”。看到“像穿了白襪子”的獨龍牛、山裡串門的猴子,戰士們都會高興好幾天。

  這支部隊數年前也修建過西藏的墨脫公路,摘帽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可比較下來,因為交通不便和半年的大雪封山,大家一致認為,獨龍江公路的修建比墨脫更苦、更難。

  3年沒回過家的劉強,第四年春節回老家了。一直以為他在“四季如春的七彩雲南過得很好”的父母,偶然打開了他的電腦,看到圖片裡比4層樓還高的雪崩,快掩埋了電線杆的大雪,跟卡車差不多大的滾石,挂著冰碴的棉被,兩個老人眼淚直往下滾。

  2014年4月10日,央視直播這條全長6.68公裡的隧道貫通,劉強的父母眼睛都不敢眨,盯著電視,找兒子的身影。可惜,鏡頭裡沒有。

  幾架攝像機對著兩邊的隧道,還剩最后5米貫通時,官兵們緊張極了,生怕在全國人民面前,炸開后發現兩邊偏差好幾米。

  200公斤的火藥安設在高黎貢山山體內。13時28分,最后一炮轟出1300噸石土,兩邊僅錯開3厘米。大家長出一口氣。

  隧道剛剛貫通,鞭炮、火藥的味道還沒散去,當天下午獨龍鄉一個烤火不小心睡著的女孩大面積燒傷,剛剛貫通的隧道成了孩子的生命線。“再晚12個小時,就活不了”的孩子在北京得到了救治。如今,她在家又看上了最喜歡的《熊出沒》。

  這條年輕的隧道、公路,很快就承載了超過以往50倍的運輸量,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往獨龍江鄉。這個千百年沒有鐵具的民族,迎來了成噸成噸的鋼筋水泥。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迪、楊曦)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