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基礎建設
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加速推進。2014年繼續支持中西部地區(含福建、山東中央蘇區和革命老區)266個縣、958個鄉鎮(街道)開展基層服務設施建設。2010年試點啟動以來,共支持1176個縣、4381個鄉鎮開展建設。截至2014年底,已有544個縣、2677個鄉鎮完成試點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試點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條件,提高了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和辦事效率。
標准化工作穩步推進。積極落實標准化十二五規劃,2014年,報部領導審查批准立項26項國家(行業)標准,批准發布了《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國家標准和《社會保障卡》等11項行業標准。積極推進綜合標准化試點,20多家機構申報了第二批社會保險和勞動就業綜合標准化試點,經專家審查和部級聯席會研究,確定19家社保機構將作為第二批試點單位開展社會保險綜合標准化試點工作,以進一步提高社保窗口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截至2014年底,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發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實際發卡地市(含省本級)達354個,實際持卡人數達到7.12億人,社會保障卡普及率52.4%。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建設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2710個縣(市、區、旗)通過信息系統辦理業務,佔全國縣區數的98%。社保跨地區系統建設應用邁出堅實步伐,養老、醫保關系轉移系統分別已有30個省份的321個地市(含省本級)、15個省份的72個地市(含省本級)正式接入。信息化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全國已有340個地市級以上人社部門(含省本級)開通了12333電話咨詢服務,開通率達到92.9%,全年來電總量達7839.1萬次。
注:
1.本公報中的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2.本公報中的有關數據為正式年報數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部分數據有所不同。
3.全國就業人員及分三次產業人員數據、農民工數量和年平均工資有關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
4.本公報中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數據包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5.本公報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增量及增長率根據四舍五入前數據計算。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