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看東北”系列報道之十一

人民財評:抓住契機促進央企改革與東北振興融合

張曉赫

2015年11月24日00:03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相關報道:

記者手記: 當“回不去的鄉愁”遇上新遼寧
    擺脫路徑依賴 以觀念更新促發展——人民網專訪遼寧省委書記李希
    東北振興看遼寧:“三心”凝聚 開啟振興門

東北三省同時也是央企大省,央企與地方經濟的割裂矛盾,正隨著新常態的到來而愈加明顯。

大慶“打噴嚏”,龍江就“感冒”﹔一汽“打噴嚏”,吉林就“發燒”。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央企在東北的多年經營,一直被看做是東北發展的重要支撐。但現在,因為與地方經濟發展所存在的割裂,雙方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尷尬。

實際上,雙方存在的割裂已非一朝一夕,只是在過去靠投資拉動的高增長下,矛盾往往容易被遮蓋。“新常態”成為了打破這種混沌狀態的催化劑。隨著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效應減弱,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於急需尋求區域增長動力的地方來說,這些盤踞於此的龐然大物就變得不那麼可愛了,它們既依賴於央企,但也很難充分有效利用這些央企,甚至有時還會被央企拖累。

市場上表達不同思考與呼吁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大。部分呼吁者認為央企往往偏好於資源、能源以及公共設施建設,多年來東北的央企佔比逐漸一支獨大,無形中也正固化、加劇東北的結構失衡。央企一旦出現經營縮減或虧損,不僅會拉低地方經濟總量,也會造成大塊的稅收窟窿,形成區域性的經濟“塌陷”。此外,更多的改革呼吁認為應盡快改善央企、地方發展的割裂狀況。由於缺乏協同發展機制,專注區域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很難“插手”獨立運行的央企資源,部分意見甚至認為除了給地方貢獻稅收,央企在著眼全國資源系統內調配時,“條條”、“塊塊”的博弈及產生的擠出效應,也與地方發展形成爭利。

這裡面既有體制機制問題,也有政策層面的問題,在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等區域經濟學者看來,黑龍江只是成為了輸出原料的產油大省,但缺乏煉油布局,遼寧省只是成為了煉油大省,但並未掌握深加工的話語權等,區域經濟在產業鏈條完整性上的缺憾,都與央企全國布局未能與地方發展融合息息相關。央企在東北三省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協同發展的問題解決不了,要破除東北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制約也是難上加難。

當前,東北經濟正進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東北振興戰略也已進入新時期、新階段,可以說能否進一步完善央企與地方的合作機制,使雙方協作互動、借勢發展,既是破除東北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制約的關鍵所在,也是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關鍵所在。從這一角度,深化國企改革,尤其是東北的央企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越早越好。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次提到了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並在吉林定調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個有利於”路徑。4月,李克強在東北三省的經濟座談上,也表示要積極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支持總部設在東北的中央企業先行試點。

中央的重視與頂層設計恰為促進東北地區央企與地方經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該如何利用好這一契機?一方面要加強央企與東北地區發展戰略的耦合性,加強投資項目的科學布局。另一方面,在東北國企的改革中,也要著力重點解決前述的體制機制問題,在融合創新發展、做好社會責任表率、合力進軍國際市場等方面,開拓融合空間。在協同發展的具體方式上,地方與中央企業共建產業園區、鼓勵央企參與地方國企兼並重組等都是加速融合的有效方法。

當然融合發展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要平衡兼顧,這也需要中央要與地方協調,合理分攤改革成本,隻有如此才能共同完成這一核心任務。而除了多部門合力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之外,也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先,央企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服務央企創新的良性互動格局,央企與地方融合發展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離不開國家層面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

其次,雙方在改革發展中也要改變過去的思維局限,切實重視市場的作用。對於地方而言,要改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為包括央企在內的所有企業創造公平、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於央企而言,也應以本地市場為中心,組織原材料生產、供應及零部件配套,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能拉動地方經濟。

(責編:趙春曉、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