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Peer to Peer即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平台)行業正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這與P2P企業極易踩“非法集資”紅線相關。事實上,得益於中小企業、個人旺盛的貸款需求,一些P2P公司早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悶聲發大財。由於門檻不高,盈利模式簡單,近年來許多創業者都紛紛涌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P2P平台公司在2000家之上。這個行業究竟有著怎樣的機會?發展前景將遭遇哪些掣肘?《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與解析。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得爆料,入駐溫州民間借貸中心的業內某領先P2P企業被“勸退”。對此,一位與監管層保持密切聯系並致力於P2P行業陽光化的專家表示當前不便就此表態。
P2P企業在處於風口浪尖的同時,也受到了資本的關注,甚至已有不少公司獲得了資本的注資。比如IDG資本入股宜信、紅杉投資拍拍貸等。但是目前針對P2P企業的制度不健全,影響了行業發展的現狀,接受記者採訪的P2P企業均表示,希望政府能出台相關規定,使P2P企業及早“上岸”,陽光運作。
P2P變形記
“整個行業都做擔保,形式五花八門,其關聯交易的本質,有違規之嫌。之所以如此操作其實是針對放貸人的一種促銷手段,同時也可以向借款人多收取手續費用。”
P2P模式最早在英國誕生,比如Zopa公司。這是基於歐美國家高度透明的個人信用體系,其運營模式主要在線上進行,P2P公司只是提供線上技術平台。
由於國內銀行征信系統並不向個人和P2P企業開放,這些企業在開展業務時,不可避免地需要線上線下結合,讓工作人員對一些借款人的資質進行審查。而為了吸引放貸人,P2P平台公司都有“保本金”條款,雖然各家對保本的方案和細則不同,但是無疑都給P2P平台本身增加了風險。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告訴記者:“整個行業都做擔保,形式五花八門,其關聯交易的本質,有違規之嫌。之所以如此操作,其實是針對放貸人的一種促銷手段,同時也可以向借款人多收取手續費用。”
據了解,行業內多數由融資性或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介入擔保,這些擔保公司本身是P2P平台公司的股東或與P2P公司實際控制人有利益關系。王思聰說,翼龍貸採取的是一種與律所合作的“債權轉讓”方式,即借款人不能按時履約時,由律所收購“債權”對放款人進行清償。
就連業內公認的隻做平台的拍拍貸也有“本金保障計劃”,它已經成功實現了第一期本金保障計劃,正在進行第二期,隻不過要享受到該保障,放貸人須滿足一些條件。具體來看,這個“本金保障計劃”正如王思聰所言,更像是促銷計劃,需要放貸人“成功投資50個以上借款列表”作為條件之一。
在借款人范疇上,國內的P2P平台走得更遠,不僅針對個人放款,更多是針對中小企業,更有甚者,平台本身偽裝為借款人,然后再進行線下放貸獲取高額利差。
王思聰認為,目前P2P平台公司的放款對象也是比較亂的,行業沒有規范標准。盡管行業也有幾家公司在一起攢了一個行業標准,但市場確實是魚龍混雜,主因是缺少一個主管部門。
事實上,P2P平台的商業模式很清晰,最自然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平台的交易費用,不介入交易本身。但是,國內許多P2P平台卻不願止步於此,多數平台公司介入交易,甚至把公司法人或代表作為居間人,通過居間人交易實現債權轉讓,將債權“包裝”成投資品的這一“創新模式”再從社會公眾那裡吸收資金。P2P平台公司增加了利息差等收入。
這些模式設計看上去確實完美,是門“穩賺不賠”的生意。但對於P2P平台來說,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吸引放貸人,怎麼吸引資金成為平台公司最大的挑戰。
貸幫網CEO尹飛告訴記者,網站成立初期,進入平台放貸的人都是朋友的錢。因為貸幫網主要是利用P2P的技術吸引城市資金支持農村發展,有一點公益性質的味道,慢慢地有一些人認可這種模式從而吸引了一批用戶。
在北京,許多小區都能看到宜信投資理財產品的易拉寶,易拉寶上有宜信理財顧問的聯系方式。也就是說,一些P2P平台公司已經不滿足於從網上吸引有資金實力的用戶,還開始採取“掃街”的方式圈資金供應方。
王思聰提醒,放貸人一定要嚴格審查貸款人的資料,不要受一些平台公司的促銷手段的影響,比如一些“秒標”和“擔保”等。一旦產生從眾心理,貪圖所謂的高利便容易掉入陷阱。
“上岸”訴求
多數P2P從業者希望政府能網開一面,如同第三方支付一樣先在夾縫中探索,如果條件成熟之時再發放牌照進行規范。
利益是驅動行業發展的原始動力,在此之前P2P企業已經潛行多年。拍拍貸一本宣傳冊上標明2011年拍拍貸年收益率15.82%,遠高於同期國債3.85%,和4%~6%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高收益吸引了一部分人願意嘗試P2P平台,加上平台公司自行將一些借款人長期需求資金“分拆”成多期短期資金,使放款人的期限大大縮短,增加了放款人參與的欲望。
對於P2P企業而言,最大的成本並不在於搭建一個互聯網P2P平台。按王思聰的話說,三五千元也可以買一個,三五萬元也可以做一個,最大的開支在於線下及員工成本的開支。
另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小額貸款壞賬率很高,包括銀行這類專業金融機構都很難找到應對的方法,P2P平台公司自然也就很難解決。
王思聰認為,這確實是個世界性難題,解決的辦法隻能是通過技術,通過對借款人網上信息進行抓取分析,貸前貸中進行跟蹤,不能解決的通過“外包”處理,盡可能通過系統一是控制風險,另一塊是降低成本。他告訴記者,翼龍貸目前的壞賬率在2%左右,而行業內有的達到了10%左右。對於P2P企業而言,因為有3%的擔保費,壞賬率控制在3%之內,風險是可控的。
拍拍貸公布數據稱,5年公司平台交易金額超過4億元,壞賬率隻有1.2%。拍拍貸品牌總監朱長城說:“拍拍貸堅持做平台,要做平台就是希望用技術手段去降低每筆交易的成本。”
尹飛指出,目前民間的小貸公司多數是非金融業從業者創立,他們對於小貸業務並不精通。經過幾年的發展,市場上活下來的P2P平台公司的壞賬率肯定要比銀行低很多,這是市場使然。但尹飛也坦言,目前專業人才也是制約民間小額貸款發展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對於P2P企業而言,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政府層面的政策。前文所述P2P企業被勸退專家噤聲都與最近爭論已久的P2P行業監管有關。如果比照小額貸款公司,P2P企業應該由地方金融辦監管,但實際上地方金融辦並沒有接手監管。
銀監會去年內部曾發文要警惕P2P貸款風險,央行又對於“非法集資”負有監管職責。而P2P平台公司業務與“非法集資”隻有一線之隔,搞不好P2P公司業務就容易踩到紅線被封。
多數P2P從業者希望政府能網開一面,如同第三方支付一樣先在夾縫中探索,如果條件成熟之時再發放牌照進行規范。王思聰希望政府能早日出台相關規范文件,有利於行業發展。據他透露,浙江省將在最近兩月之內出台一個針對P2P的地方性規范性文件。
但是,尹飛認為,目前的法律規范體系已覆蓋了P2P整個業務流程,隻要加強落實法律便可以保障各方權益了。
處於灰色地帶運作的P2P企業,希望早日“上岸”陽光運作。多數P2P企業負責人表示,如果能像第三方支付那樣陽光運作,風險投資基金就會大膽進入此行業,使行業發展更規范。但是,即便“上岸”了,同業的競爭隻會加劇,行業洗牌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