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仍存困局
不少業內人士肯定了金改的成效,但記者發現,也有部分人士認為金改的成效與期望仍有一定差距,體現在中小企業仍然要面對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及民資設立村鎮銀行的困局仍未打破。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雖然溫州政府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但民間借貸“陽光化”的進程仍然緩慢,大部分民間資金仍沒有很好的出路﹔另一方面,企業今年的融資環境並沒有因為金改而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周德文看來,雖然政府通過設立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疏導了部分民間借貸資金,但至今隻貸出去3.8億元,僅佔溫州整個民間借貸1200多億元規模的0.3%,大部分民間借貸資金還沒做到“陽光化”。而目前業內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包括民間借貸資金在內的溫州民間資本容量已經從5年前的3000億元累積到如今的8000億元以上,容量之大宛如一頭巨象。
至於民間借貸服務中心借貸金額增長緩慢的原因,周德文表示,這可能與缺乏法律保障有關,我國至今仍未出台關於民間借貸的正式法律,借貸人擔心自己權利得不到法律保障,也擔心暴露財務隱私,因此不敢登記。
周德文還認為,溫州中小企業並沒有從金改中太多受惠,其融資環境更加嚴峻:首先,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仍不足以滿足眾多企業的融資需求﹔其次,自去年民間借貸危機后,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更加困難,銀行抽貸、壓貸時有發生﹔第三,民間資本投資設立地方金融機構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兩家小貸公司申請改制成村鎮銀行仍未獲得批復。
“既然中央批准設立了金融改革試驗區,就應該大膽嘗試,大膽創新。”周德文對記者說道,“例如,應盡快放開民間資本不能作為村鎮銀行主發起人的限制,這樣才能破除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壟斷,讓民營銀行門當戶對地服務民營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