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時候,事情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2月25日起,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將正式下調,但種種跡象顯示,銀行並不一定會成為唯一最終的買單者。通過積分縮水、設定積分兌換“隱性門檻”、賺取全額罰息等手法,銀行將一部分手續費損失轉嫁給了持卡人。
積分縮水+兌換雞肋 信用卡走向“縮水”時代?
高盛高華証券的一份測試報告認為,此次刷卡手續費的下調對銀行盈利影響有限
本報記者 曹 蓓
9年增長近百倍,這就是信用卡在中國的運動軌跡。
2003年,被業內普遍認為是“信用卡元年”,信用卡的發行數量僅為300萬張。而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2年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2011年我國信用卡新增發行量5500萬張,累計發行量已達2.85億張。
但是統計顯示,2012年年初以來,信用卡的季度發行量總體增速放緩。
“信用卡是銀行業務中利潤最大的業務之一,因此各家銀行都不惜重金增加發卡量,包括辦卡和信用卡營銷活動過程中拋出的各種優惠條件”,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証券日報》記者。
“銀行總行會下達一定的指標向分行,分行分攤到每個員工身上,達不到一定的發卡量就完不成任務。這就是為什麼前兩年辦信用卡送很多禮品,而且推出很多優惠活動的原因。”一位股份制銀行的業務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但是自從監管層出台措施規范以后,基本上這樣的禮品就很少,一般都是銀行業務人員自掏腰包購買的。”
縮水的不僅僅是辦卡禮品。近期多家銀行開始調整信用卡積分的累積規則,“門檻提高、含金量縮水”成為大家的普遍感覺。此外,在積分兌換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雞肋”兌換,幾萬積分換取十幾元的禮品,遭到網友紛紛吐槽。
按照央行此前下發的通知,新的銀行卡刷卡消費手續費方案將於2013年2月25日起執行,將大大降低商戶的刷卡費率,在商戶減輕POS機負擔的時候,銀行拿信用卡積分開刀,成為眾多業內人士的猜測。